A16: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交可遇不可求
张胤
  张胤

  看到知乎上有个帖子—— “10岁,好朋友是每天形影不离,上学同来,放学同去,共享一份零食;15岁,好朋友是一起逃学打架,一起考试作弊,有妹同把,有难同当;20岁,好朋友是同吃同住,借得动钱,骂得出口;30岁,好朋友是推杯换盏喝残废,掏心掏肺能过命;40岁,好朋友是有空就联系,没空各忙各的;50岁,才发现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谁也不想被过多地打扰”。短短几句话,道出了现实的残酷,不免戳到了心窝。

  人生就是一个在做减法的过程。年少时喜欢交新朋友,习惯待人肝胆相照。到了一定的年纪,经历了人来人往,大浪淘沙后方才懂得,能交上真正朋友的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和曾经的老朋友渐行渐远,彼此慢慢步入不同的人生轨道,有的会偶有交集,有的却永远平行。

  《山河故人》里有句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或者兼而有之……可有多少人潮水流动的方向,跟你的人生方向保持一致?人群中又有几人能与你在精神上保持同频?

  生活本来就已经有那么多事要花心思了,就不要再因为别人委屈自己。明白了这些,就应坦然接受自己当下生活状态,明白平凡如你我不过就是人群中的一粒沙子,大可不必耗尽力气去维系无意义的社交,而是要去专注于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断提升自己;要腾出精力,向父母、向家人展露更多的热情和宠溺。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书中有段话,说透了成熟的交友观——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虚情假意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一直觉得,不管是朋友还是伴侣,都应该给对方带来正能量,而不是堕落沉浮,拿着负面情绪彼此伤害,更不是为图一己之利,曲意逢迎。真正的朋友是和你经历相当、三观相投,你做错了会批评你,做对了会鼓励你,没做好会安慰你。就算把你看透了,认清你最差的样子和所有的缺点,依然对你包容接纳、关心爱护,帮你成为更好的人。

  以前总有人说我外表冷淡,感觉很难接近,但我知道并没有,反而我比绝大多数人都纤细敏感。小时候看机器猫的剧场版,每次都哭得不行,因为每次大雄遇见新的朋友到最后都要分别,我为他们的分别而痛哭流涕。五年级那年突然转校,离开一起生活的同学朋友,到了新环境,起初两周我连话都没怎么说。所以,我也很理解那些不合群的人,是因为他们知道感情珍贵才不敢轻易倾注,慢慢地内心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茧。

  真正的朋友可遇不可求。既然如此,又何必强求?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的,是单向度的交流。学会与自己相处,才是一个成年人必须学会的技能。我们每个人到这世上走一遭,早晚都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形式上的丰盈都是短暂且虚妄的。要真实而充实地活着,不为了别人的认同,不为了自己的虚荣。与其巧笑倩兮,讨好他人,不如茕茕孑立、成全自己,来得更简单、更纯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美丽上海追梦人”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第A07版:“美丽上海追梦人”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图片新闻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教育
漂洋过海来看你
心疼
知交可遇不可求
林中的勃拉姆斯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6知交可遇不可求 2018-10-28 2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