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市运会以“活力市运、闪亮青春”为主题,是以青少年、高校学生为主体、检验各区体育及体教结合发展成果的一次汇演。四年一次的综合性运动会期间,涌现了一批有潜力的优秀苗子,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竞技备战发掘了人才,也进一步巩固了本市体育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
参与人数创纪录
作为四年一度检验申城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的盛会,全市16个区全部组团参加青少年组比赛,46所大学组队参加高校组比赛,创历史新高。
在本次市运会中,青少年组共设置31个大项、39个分项,除铁人三项外,夏季奥运会项目基本达到全覆盖,并继续设置冰壶、花样滑冰等冬季奥运会项目。高校组共设置32个大项,较上一届增加11个项目。
各代表团参加项目的广泛性、全面性增强。据统计,近90%的区报名参加了青少年组20个以上项目的比赛;高校组共设置32个大项,较上一届增加11个项目。参赛人员方面,注册参加本届市运会青少年组、高校组的运动员达到了3万余人,通过各项目预选赛、测试赛,进入市运会决赛阶段的两个组别运动员总规模近2.3万人;同时,本届市运会新增活动项目聚焦更广泛的青少年参与,9大活动项目参与总人数达220万人次。
竞技水平上台阶
在本届市运会中,青少年组共13人创10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29人创27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19人超4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31人超19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如浦东新区的游泳、普陀区的女足、杨浦区的羽毛球、闵行区的田径、宝山区的乒乓球、徐汇区的网球等运动项目已成为各区的拳头项目和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以往几届市运会,此次市运会办赛主体、队伍培养主体多样化趋势明显。在所有参赛队伍中,既有来自少体校、普通中小学的运动队,也有社会俱乐部的运动队。以学校二线和体育传统校为代表的体教结合办训,已成为本市后备队伍培养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俱乐部的办训规模不断扩大(如足球、网球、乒乓球、击剑、高尔夫、马术、跆拳道、滑冰等项目),冬季项目进步尤为突出:冰壶项目注册人数比上届市运会递增50%、花样滑冰注册人数比上届市运会递增170%。 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