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国际社会上仍然还存在着一些对中国的误解、误读和偏见。误解、误读甚至偏见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不了解和不理解中国国情是一个重要原因。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媒体的生动讲述,也需要智库有理有据的论述。
向世界呈现一个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上海智库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得益于独特的城市定位、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上海可以并且应当主动担当起其中向世界发声“解惑”的重任。一方面,上海智库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抓住机遇,积极发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参与国际性话题讨论,坚持中国立场,在国际事务中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理论主张。另一方面,提升上海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尤其重要的是,加强主动布局意识,提升上海智库参与国际事务中的议题设置能力。我们要更多地成为议题的创设者,而不是被动的回应者。上海智库需要研究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变化的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并通过智库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让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中国的话语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引导力,引导国际社会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 首席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