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高二(2)学生
“君子如玉,触手也温”,君子,是自古以来贤圣之人所追求的一境界,但真正能达到此境界的却寥寥无几,为何?韩愈曾在《原毁》一文中指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待;轻以约,故与人为善。”
何谓君子,其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我们要虚心求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而,我们要学会效仿,效仿前之君子之所为,成己之长处。在《原毁》中韩愈曾举效仿舜和周公的例子,告诉读者要效仿舜之仁义,寻找周公的多才多艺。“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因而我们要严于律己,向优秀的人学习,日夜思之,仿之,才能有所进步,趋于完美。
王尔德曾经说过:“公众有惊人的宽容,他们能原谅一切,除了天才。”公众总喜欢以自己的思想来揣测他人,虽然在他们中间不乏有些严于律己的人,但他们同时也喜欢严于律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心意走,否则,那就是异类,是违令者,是应遭谴责者。因而,在他们看来也就不值得他们宽容。君子之所以能站在高处,不仅仅是严于律己,他还做到了待人轻以约。君子如玉般温文尔雅,不计前嫌,方能众之所向。楚庄王的绝缨大会体现了其宽容,因而让那个失礼的将士冲锋陷阵,为了报答。齐桓公对管仲的宽恕,唐太宗对魏徵的宽容,都使他们深得民心,而创造盛世;反观秦时的横征暴敛,清初的文字狱兴盛,都惹得民怨沸腾。君子对他人宽,乃对己善,因而更能成为君子。
反观当下,却是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盛行。对他人苛刻,那么他人心难与我们相齐;对自己宽容,我们难有长进。宋祖德,新浪微博上有名的“评论家”,他总是生活在批评他人世界里,甚至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辱骂他人。然而,他却对自己十分宽容,任凭不雅之语脱口而出,而且在批评他人的时候也做不到自省。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喜欢不断地指责他人,却对自己的不善之处视而不见。若治国者如此这般,那国家难复兴矣!
今之人为何如此,韩愈也提出是因为懒惰和嫉妒。懒惰,我们才不想有所提升;嫉妒,我们对待他人时吹毛求疵。因而,我们在寻求君子的道路上要弃懒惰,排嫉妒,将其化为动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君子如玉,其外带恭顺,内坚韧;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方有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方能自处,成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