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友控糖重心转移 积极降脂获益更大
魏立
  随着医学的发展,糖尿病治疗方法、治疗技术不断进步,2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逐渐减少,慢性血管并发症日益突出,特别是心脑的大血管并发症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典型的病例如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2型糖尿病伴脑中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邹大进教授表示,如何降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目前糖尿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从单纯降糖到重视降脂

  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一旦发生,要逆转或延缓其发展相当困难,因此早期干预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是否严格控糖就是控制了患病风险呢?事实并非如此。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未发现单纯的严格降糖治疗能带来明显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罹患风险的效益。临床实践证明,“以血脂管理为中心、控制多种危险因素”的防治策略,更为行之有效,邹大进教授指出,医生和患者必须超越“以降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全面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减少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病死率。在UKPDS后续研究中发现,按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小排序,前5项危险因素依次为:“坏”胆固醇(LDL-C)升高、“好”胆固醇(HDL-C)降低、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和吸烟。严格管理血脂受到了医学界前所未有的重视。

  适当管理血糖不必严苛

  邹大进教授提出,在落实控糖综合措施的过程中要遵循两项原则,一是适当管理血糖。对于新确诊的、无并发症、无低血糖反应、无特殊情况的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要求将血糖平稳地降至正常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5%以下。对于老年人或伴有多脏器疾病者,由于低血糖的危害更加严重,因此不能盲目追求血糖数值达标。病程长达10年以上、伴有各脏器并发症者,血糖管理也应当适度宽松,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8-8.5%即可。总之,不同患者要个体化分析,分层次管理,不能教条刻板,不能“一刀切”。

  二要有效降糖,不可无效降糖。所谓有效降糖就是血糖值达标、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5%以下、无低血糖、无体重增加、患者无不适症状、无药物副反应。而无效降糖是指糖化血红蛋白虽然降至7%以下,但存在反复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危害等。因此要平稳降糖,不可大起大落,要兼顾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为了避免陡升陡降,患者用药要“削峰填谷”,尤其是饭后注意服用推迟碳水化合物吸收的糖苷酶抑制剂,市面上有片剂和胶囊两种剂型,方便患者选用。

  血糖控制需要全家动员

  糖尿病作为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血糖管理。家庭成员和患者一起学习糖尿病知识,了解日常饮食、运动和口服药物等注意事项,家人帮助患者做好疾病管理,鼓励患者配合医生科学治疗,共同迎战糖尿病。

  邹大进教授认为,一方面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仅靠医护人员在医院短期护理并不能实现血糖长期达标,绝大多数时间需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尤其是老年患者还需要家人承担起参与患者自我管理的责任,做好后勤保障,从饮食、运动、监测、用药、心理支持及低血糖救助等方面进行积极配合,实现有效降糖,不作无用功。另外,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也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在参与患者病情管理的同时,自己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魏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A05版: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A06版:共享未来 永不落幕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军界瞭望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扫码关注新民康健园官方微信
糖友控糖重心转移 积极降脂获益更大
垂体瘤不开颅照样彻底切除
提倡科学减肥 远离便秘缠身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有“底线”吗?
新民晚报康健园A21糖友控糖重心转移 积极降脂获益更大 2018-11-19 2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