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刊登的《孩子磨蹭的原因》引发热议。孩子爱磨蹭怎么办?有一位妈妈写信给编辑部,道出了一个办法。
和很多孩子一样,我的女儿吃饭的时候,也常常发呆、磨蹭,会让人觉得她像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即便我告诉她:“我们马上就要去上学了,动作必须要加快”,她仍然会慢慢悠悠地坚持自己的节奏。
还没有做妈妈的时候,我就知道身边的妈妈们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如今我有了女儿,竟也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催孩子的队列。
我并不喜欢这个位置,也不喜欢在队列里的感觉。我明白,其实是亲子之外的某些东西在催赶我,让我催促我的孩子。既然我无法紧闭双唇,那么我可不可以不说“快点”那两个字呢?想来想去,我决定和女儿聊聊这些想法。
我对她说:“宝贝,妈妈着急其实是因为另外一些东西在催我,我并不想老催你啊。”她问我:“妈妈,是什么在催你啊?”我说:“是催催兽。以后我不再对你说‘快点’,而说‘催催兽又在催我了,请帮我打败它’好吗?”
女儿刚刚上小学,她正处在想象力发达的年纪,对这个假想出来的“催催兽”的说法很喜欢。于是,我就开始用与“催催兽”有关的话语代替用来催她的“快点”。很快,我发现,“催催兽”之语在激励孩子的道路上,虽然并不总是有用,但讲出这个怪兽对我的催促、压抑,却能缓释我的焦虑。我感觉到,我又做回了一个诚实的、有爱心的妈妈。更何况,女儿有时也很愿意承担拯救妈妈的责任,收敛发呆的目光,专注、认真地吃饭做事。当这个时刻降临时,我就不再是一个人了,我有了一个小小的,但也很强大的同盟军。
不久,我又在无意中升级了这种假想。那是一个周五的早晨,是一周中我最忙碌的早晨,我准备了女儿最喜欢的番茄酱意大利面,可是由于刚醒来没多久,所以她吃饭的热情并没有马上被鼓动起来。这时候,即便我用“催催兽”之语向她发出信号,也很有可能无功而返,只能聊以自慰。因此,我决定改用另一种办法。
我对女儿说:“现在你是一只企鹅。”她那天正巧穿着一件毛嘟嘟的衣服,一件被我们戏称是“企鹅宝宝马甲”的衣服。很可能,是因为那些平日里的马甲玩笑话连接了我们。女儿收到了我发出的信号,她对“企鹅”的说法很受用。于是,我接着说:“我也是一只企鹅,而且是一只坏企鹅,吃完了自己的东西,就会去偷邻居的。”这句话刚一落地,女儿的精神就为之一振,她决定不让坏企鹅得逞。两只企鹅开始竞争,既不发呆,也不聊天,开足马力,全心全意对付盘子里的食物。最后,这顿早饭居然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就解决了。接下来,我拿餐巾纸擦嘴、擦盘子,同时建议女儿也这样做。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我的理由是:“盘子擦过之后,一片洁白,就与南极的雪川合二为一了。其他企鹅就不会知道我们两个刚刚吃过一顿独特的大餐了。”为了保住这个假想出来的秘密,女儿欣然做了善后工作。
因为进餐的专注,女儿和我都赢得了宝贵的余暇。我得以快速地清理桌子,洗盘子。在我做家务的时候,女儿得空玩了一会儿字母贴,美滋滋地拼出了几个属于她自己的单词。
在这个玩假想游戏的早晨,我第一次体会到,忙碌的工作日里,余暇带给人的甘美之味。就连那只时不时跳出来的“催催兽”,也仿佛转变成了为我们摇旗呐喊的助威者,而不再单纯地对我说:“快点和你女儿说:‘快点、快点。’”我想,这时候的“催催兽”是被暂时地驯服了。它乐意进入我们各自的内心,乐意和我们暂时站在一条战线上,一起争取分属于我们三个的余暇,一起陶然于那种甘美滋味之中。
那个周五的早晨,我们在这种美好的感觉里,又一起玩了几个小小的假想游戏。当我鼓励她成为整理高手、进校高手的时候,她像铆足马力的小火车头一样,迅速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欢乐地开进了校园。我知道,那只怪兽只是暂时愿意安静地与我为伍,要彻底驯服它,也许需要用尽余生的时间。而有女儿在身边的日子,恰恰是激励我与“催催兽”互动的宝贵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