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绍兴师爷的机智和温情
戴平
  ◆ 戴平

  绍剧《绍兴师爷》来哉!

  绍剧是浙江省的三大剧种之一,原名绍兴乱弹,有着近400年的历史。“绍兴师爷”又是绍兴的著名“土特产”。但是,“绍兴师爷”又是略带点贬义的词儿。绍剧《绍兴师爷》中的骆师爷,则是一个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筋骨的正面人物形象,充满了小人物的智慧和温情,为“绍兴师爷”正了名。

  这出戏由著名编剧陆伦章创作,以骆涛的人物经历为主线,以五个散点事件串联为结构,让观众在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看戏过程中,领略绍兴师爷的睿智、机敏、仗义、急人所难,又不为利禄所动的性格。全剧显示出山阴寒士的风骨情怀,传递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绍兴师爷》是一出“文人戏”。五个故事,可分可合,密切连贯。剧中,小人物的聪明机智无处不在。机智是人的智商和情商的融合,机智是知识和经验的发酵。绍兴师爷虽是一个小人物,他的智谋却高人几等。在“智改奏章”一折中,新科状元为自己两个母亲争抢凤冠而发愁,骆涛巧妙地在他的奏章中改动一个字,把“争”字改为“让”字,一字之改,化解难题,皇帝深为感动,赐下两顶凤冠,皆大欢喜。周章为报杀母之仇愤而杀人一案,骆涛将判词由“情有可原,法无可赦”,改为“法无可赦,情有可原”,上下文一调,四两拨千斤,小周章死里逃生,骆师爷功德无量。

  小人物的大智慧,还表现出临危不惧,向死而生。最后一场戏乾隆私访绍兴,下旨带骆师爷进京辅佐,骆涛心存畏惧,假装中风,称病推辞。皇上扮作医师上门探访,一眼识破:“师爷过谦了,病到如此模样,依然才思敏捷,滴水不漏。”乾隆要处置骆涛,骆涛坠入惊涛骇浪般的生死之考,莫知府也犯有欺君之罪,三人在舞台上矛盾冲突尖锐,引人入胜。好在绍兴师爷又一次运用非凡的智慧化解了危机,骆涛得以绝处逢生。乾隆大喜,夸奖他“识力俱卓,才学兼优”,并说:“以朕看来,师爷不是草,是树,是为社稷为朕遮荫的一片大树。”御赐钦封“遮荫侯”,让骆涛继续留在绍兴府中。平民百姓的智慧战胜了赫赫威严的皇上,观众开怀大笑,真是俗中见雅,雅俗共赏。

  《绍兴师爷》落到著名导演杨小青手里,构思新颖,手法独到。她和编剧、演员一起努力寻找更加贴近人物情感和心理的表演样式,尝试运用现代戏剧元素,使绍剧在粗犷豪迈的外表下,更能细腻地表现人物的情感。

  第一场与第六场,各有一段骆涛与自己灵魂的对话。第一次灵魂出窍告诉观众:骆涛当师爷目的是“寻一只饭碗,解决温饱”;第二次灵魂出窍,是乾隆看中了骆涛,要以仪仗队接骆涛进京。骆涛和灵魂对话后,明白官场风险太大:“若做了无根的浮萍,无线的风筝,没有根基,怎会长久?”夏枯草当不了灵芝,骆涛萌生退意。将现代派戏剧的表现手法,介入到一出古装戏里,把绍兴师爷的内心独白,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种成功的创造。

  绍剧唱腔与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唱腔高亢激越。本嗓演唱,刚健挺拔,稳重老沉,运腔委婉深沉,字正腔圆,别具一格。剧中多次运用了“海底翻”唱腔,几位主要演员的抒情唱段,音程跳跃大,可长可短,根据情绪,耍上拖腔,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台下叫好声不断。

  章立新、章金刚分别饰演骆涛和地方官莫太山,既突出了绍兴师爷“尽心佐治”的敬业、忠诚、智慧和民本思想,又揭示了官员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渴望留住辅政智者的软硬手段。在官员和师爷的主宾关系中,编导用喜剧的笔触来描绘“幕僚”的行事方式和道德操守,体现出师爷的机敏才智,既辅助了地方官员,又恪守人文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教育专版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味道
用一座馆传承江南人文之美
绍兴师爷的机智和温情
创新,让音乐会“活”起来
展览的“花头经”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A18绍兴师爷的机智和温情 2018-12-09 2 2018年12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