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教案
“这是一个课程计划和教学素材,志愿者拿着它去讲课,可以知道怎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怎么了解课堂规则,怎么去教新的词汇,怎么练习口语,等等。”罗斯打开一个教案,教案中将一堂课细致地分成若干板块,如2-3分钟是例行的开场白,2-3分钟用唱歌暖场,再用2-3分钟讲课堂纪律,7-10分钟是词汇教学……每一个板块中都插入详细的教学内容。内容是他结合上海的统一教材和剑桥英语教材,又加入了辅助教学成分。
“志愿者们不是专业的老师,他们不知道怎么给孩子们上课,有了这件工具,他们能教得更好,孩子们也能学得更好。”罗斯不无骄傲地说。他做了18年英语老师,非常热爱这个职业。2002年,他来到中国,先在哈尔滨当老师,后来到上海。早在10年前,他就是铺路石的志愿者,做了整整4年,既教孩子,又培训志愿者。4年后到桂林住了3年,在那里与一个桂林女孩结婚。2年前携妻子回到上海,重新加入“铺路石”团队。
他用了大约两年时间制作这一套120课的教案,教案里的小游戏大多来自他多年的积累,“我的大脑里装满了教学游戏。”罗斯开心地笑起来。
让他们开口说
不过罗斯说,做教案只是他的一个“小任务”,他主要的工作是培训本地老师。“那才是让我投入热情的工作。”
他打开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个年轻的中国女教师正在给孩子上英语课,她看上去自信而干练,流利地说着英语。
“你能想象吗?1年前她还完全没有自信,第一次上我的培训课时,拘谨地坐在座位上,害羞得一句话也不敢说。”罗斯说。他们走访上海的随迁子女学校时发现,很多英语老师资质有限,大多数时候在讲中文,而且只是站在讲台上,和学生缺少互动。“有些学校的英语还是数学教师代替的。”
“铺路石”认为,派志愿者去教学,课时和频率都有限。如果能培训学校老师,受益的学生数量将大大地增加。
怎么教这些老师,教什么?“这很简单。”罗斯说,“问他们需要什么?列出许多问题,找出他们最需要的内容,再做教学计划。”培训项目开始了,课程设置简单而实用。
罗斯不是没有失去信心的时候。比如教雪莉和她的3个同事,他用了半年时间帮她们树立自信。“当你问她们一个问题,10秒钟内她们回应你的只有沉默,心里真的很沮丧,觉得自己的办法不行。”罗斯说,“但是需要耐心。”雪莉的视频拍摄于参加培训1年后,其实培训只有每月一次,每次3小时,她已经有了颠覆式的改变。
远程教育开启
罗斯是英国人,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参加公益活动,16岁开始独立做公益。现在,妻子在他的推动下,也当起了“铺路石”的志愿者。
除了现场培训,罗斯正和西班牙女孩黛茜一起执行远程培训本地教师的项目,利用“铺路石”在中国10个省份的网络,将教学培训项目推广到边远的城市和乡村。“这些老师根本没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英文,但他们有这样的诉求,我们正好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罗斯说。
他点开一款一对多课堂教学软件,湖南、四川、江苏和河南的4名老师同时在线接受培训,随时可以与罗斯互动。罗斯要求学员每周提供一次教学视频,提交到网络课堂中点评。学员还可以在微信教学群里发送教学视频,交流教案和教学技巧。
罗斯每个学期都会到这些网络学员的学校2-3次,他觉得面对面的教学必不可少,他只惋惜时间非常有限,当面教学的次数太少。
本报记者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