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故宫开出一家角楼咖啡,立即想起11年前星巴克刚进宫没多久就被逐的旧闻,不知故宫这次哪来的“胆子”。
无法亲临,只好上网逛店。角楼咖啡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外西排房,红窗、灰瓦、匾额,古典大气。室内装饰和近年来故宫走红的文创一个风格:古典与创新完美结合。因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而家喻户晓的国宝《千里江山图》仿制图被用来做壁纸主图和房梁轻缦,营造出独特的美的氛围。咖啡杯采用红黄两色搭配,高贵典雅,中国风扑面而来。据说馆内最红的饮品是“康熙最爱巧克力”,想着寒风呼啸的京城,这一杯热巧在手,不暖也难。
其实角楼咖啡并不是故宫第一家咖啡馆,前不久另一家中国咖啡连锁店已进驻太和殿东侧的箭亭广场,这里是故宫提供餐饮与休息的地方,人流量很大,人们享受着香气四溢的咖啡,丝毫没有违和之感。
那时候,星巴克进宫就像在舆论圈投了一颗原子弹,批评声四起。说星巴克东西不坏,但终究是美国并不高级的饮食文化的象征,开在故宫里面,成为世界对于中国紫禁城记忆感受的一部分,不是全球化,是侵蚀中国文化。
这种观点令人啼笑皆非,一杯咖啡就能遮盖故宫的光芒,侵蚀中国文化?不知道批评者有没有思考过,如此脆弱的文化怎能绵延5000年?而这可笑的论调在当时能够奏效,也足以见得当时虽然已进入21世纪,但人们对文化的包容度和认识仍然有限,至少社会舆论圈是这样。
今天,仍然有人质疑为何是咖啡而不是茶。叹,持狭隘文化观的人可以洗洗睡了,但是请睡地上,床是胡床,顾名思义,胡人的床,舶来品。
11年前,星巴克就不该出宫。11年间,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交平台、网络媒体、网络经济的兴起,提升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否则,故宫这几年不断创新,把雍正朱批“朕知道了”“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做成文创产品,还不得被骂得马上关门?
故宫在创新和开放的路子上走出中国人的眼光和水平,表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是个好导向、好示范,必须手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