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西初级中学九(11)班
春节将至,故地重游,又来到了“江南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的豫园。
豫园的美不只在典雅、精致的山水中,更隐藏在不起眼的地方。豫园取“豫悦老亲”之意,这便是该园真正的“文化密码”。豫园园主潘允端,是明朝官员,历时20年营造此园,以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而“豫”字正有“安泰”、“平安”之意。园内小桥流水,池沼溪流掩映花草古木,无不体现出潘允端之孝心。
伫立在石桥上看水中金鱼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潜水底,而思绪则飘向了中华绵长不绝的孝文化。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基。孝道贯穿了千年历史,是我们深沉的“文化基因”。相传,舜出生于贫苦家庭,年幼丧母,继母常虐待舜,舜逃离了家庭。
但是,当父母生病时,他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对父亲与继母生的孩子,他也是处处谦让,足见其孝心。历朝历代对孝也是极为重视,在秦代,不孝顺父母甚至会被判死罪,虽然方式过于极端,但也从侧面表现了其重要性。孝文化博大精深,但当代也是有人六亲不认,为财产与家人决裂,俨然是对孝文化的不尊重与蔑视。豫园美景之外,给我们的文化遗存之一便是“孝文化”,高悬于园上的“豫”字也在警醒如织的游人,尊敬长辈,方有真正的天伦之乐。
思接千载,回到眼前,移步九曲桥,又体会到另一种文化之美。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的古桥与外国迥异,大多为拱桥、曲桥,其实就是文化的不同差异。“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人的性格,就如古桥,含蓄、和谐。在面对不同事物时都不张扬,有着平和的心境,处处体现和谐万物,而不像有的文化充满进攻性。中国一直不插手外国事务,只是在他国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含蓄如桥。
眼前的豫园各个景物似乎都代表了这种文化传统。寻常景物中也都能够遇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园中的假山,脚踏实地,宽厚稳重;园中的流水,灵动飘逸,富有生机,都折射出中国人的内敛、厚重的品质。豫园不只是景美,更美的是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之美。
豫园我已来过多次了,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分不清谁曾经来过,谁又像我一样曾在此遐思。而共通的是,我们在园中相遇,在这个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地擦肩而过,既可看眼前美景,可停留在每一个角落,用心去品味它的美妙,穿越千年,徜徉在文化的海洋,沐浴传统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