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海水变成潜艇“信使”
王权
■ 空潜通信至今是世界难题 图 GJ
阿德比(右)与学生们一起研究
美国海军核潜艇“夏威夷”号进入珍珠港
  美国“军事宇航”网站称,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人员正在开发革命性的水下-空中通信方法,潜伏的潜艇和空中飞机之间未来有望实现直接数据传输,这意味着今后展开“不可察觉的战略突击”成为可能。

  让障碍变媒介

  水下传感器之所以同陆地或空中传感器难以携手,症结在于“传输介质”迥异。目前,经空气传播的陆地或空中无线电信号一入水会很快消失,而水下设备发出的声波信号则基本被水面反射回去,无法穿透水面继续向空中传播。这使得水下、陆地、空中传感器无法实现直接数据共享,影响到高速作战指挥。

  “水面总是阻碍无线信号跨越空气-水面边界的障碍,”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费德尔·阿德比说,“我们决心把障碍本身转化为通信媒介。”基于这一想法,小组发明了“平移声学-射频通信系统”,创新性地将声音和无线电结合起来,水下设备发出的声波传到水面时会产生几微米高的水面波纹,飞机发射特殊敏感的雷达波捕捉并检测到波纹,而反射回波会因此产生微小的振动改变。“只要有任何位移,比如水面位移,雷达反射就会不同,通过捕捉微小的角度变化,我们可以捕捉到与声呐信号对应的变化,”阿德比说,“将捕捉到的反射信号解码后,我们就能还原潜艇发出的信息,构成隐蔽而高效的水下-空中直接通信信道。”

  潜艇踪迹更隐蔽

  潜艇之所以厉害,就因为暗藏水下,神出鬼没,而影响潜艇隐蔽性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潜艇与外界的通信,特别是潜艇主动发信行为。资料显示,目前潜艇潜航时仍无法使用传统手段对外双向实时通信,潜艇与陆地或空中通信时,需浮出水面或接近水面才能完成。这样一来,敌方岸基、舰载或机载无线电测向设备就能测出潜艇方位,进而展开猎杀。各国因此都在研究潜艇通信的新方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加通信隐蔽性。

  阿德比认为,“平移声学-射频通信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一旦投入应用,首先能帮助监测海洋生物的无人潜航器在水下向研究者发送数据,更进一步,可避免军用潜艇对外联络时暴露踪迹。他还透露,该系统还使用学名叫“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解调技术,可同时传输多个信号和频率,“可保证用户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提高通信效率”。

  应用任重道远

  迄今,项目小组利用一个水箱和两个不同的游泳池对“平移声学-射频通信系统”进行500次测试,表明水面相对平稳时,能准确解码各种数据。“比如水下发出单词‘Hello’(你好),”阿德比说,“即使有泳者在附近制造出水花和水流干扰,我们仍能快速准确解码这个单词。”要强调的,如果水面浪高超出16厘米,“平移声学-射频通信系统”就无效了,这表明尽管前景美好,但实用之路仍很漫长。

  阿德比称,首先要克服雷达探测和捕捉水面微小振动的能力,确保不会遗漏;其次是消除海浪等水面自然波干扰,“就像有人在尖叫,而你却同时试图要听到其他人窃窃私语的内容”。尽管困难重重,但小组仍对“平移声学-射频通信系统”充满信心,确信他们最终能让无人机或飞机在水面上快速飞行时,不间断地接收和解码来自潜艇的通信内容。     王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专题/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4-21
斯里兰卡海军 “中国朋友随便看,尽管问”
当海水变成潜艇“信使”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1当海水变成潜艇“信使” 2019-02-18 2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