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摇滚学校》在沪热演
~~~《摇滚学校》在沪热演
~~~《摇滚学校》在沪热演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音乐中释放孩子的能量
《摇滚学校》在沪热演
朱渊
■ 《摇滚学校》剧照 主办方供图
  一个落魄潦倒却不放弃摇滚梦想的歌手,阴差阳错成了一群循规蹈矩优等生的老师,于是那些隐藏在精英校服下的真我灵魂被释放……近日,正在上海大剧院热演的《摇滚学校》成了这座城市文艺聚焦话题。

  很难想象,曾创作了《猫》、《剧院魅影》、《万世巨星》等闻名于世的经典音乐剧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会在70岁高龄奉上这样一台燃出天际的《摇滚学校》。作品改编自2003年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杰克·布莱克主演的同名派拉蒙电影,是一代摇滚和乐队青年的“宝典”。在劳埃德·韦伯看来:“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力量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音乐如何改变孩子们生活的故事。”

  为保留原作精神并确保音乐中能注入摇滚能量,韦伯特别找来了《唐顿庄园》的主创朱利安·费列斯主笔撰写剧本,并邀请2014年百老汇复排版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导演劳伦斯·康纳执导本剧,而他本人更是为《摇滚学校》创作了12首原创曲目。

  音乐剧中最大的看点莫过于舞台上12名个性迥异的孩子,他们连唱带跳,现场演奏吉他、贝斯、鼓和键盘等多种乐器,以过硬的表演实力上演了一场摇滚现场秀,把剧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常常使得观众怀疑是否真实的现场表演,为此,剧末最后几首歌,所有的乐队成员都会站起来给孩子鼓掌,向观众展示他们没有在台下伴奏,观众听到的乐声都来自台上孩子们的实时演出。

  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完全释放了孩子们的能量。孩子在音乐中寻找自我的过程。相比之下,《摇滚学校》电影把故事做成以杜威为主角的喜剧,而在这部音乐剧中,更多探索的是学生们的故事,尤其是孩子们和家长的关系。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新民旅游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ZF01版:中缝4-29
人工智能插手文学界你怎么看?
《假如比尔街可以作证》中文版今年出版
在音乐中释放孩子的能量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3在音乐中释放孩子的能量 2019-02-26 2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