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学术研讨会在黄浦码头仓库旧址所在地——秦皇岛路32号东码头园区B楼举行,留法勤工俭学亲历者家属、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之子陈昊苏等共同为“黄浦码头旧址”铭牌揭牌。同期举行的“他们从上海出发——杨浦区纪念留法勤工俭学生离沪100周年图片展”也生动再现了这场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3月17日至1920年12月底,共计20批约1600名留法勤工俭学生从黄浦江畔乘船抵达法国。根据对当时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报刊——《申报》《民国日报》《字林西报》《新闻报》等报纸的新闻报道及船期信息的查阅,6批650余人是从今杨浦区境内的黄浦码头(现秦皇岛路码头)登船出发,其中包含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人。
今天上午,陈昊苏和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和也作为留法勤工俭学亲历者家属代表,在研讨会上讲述了对先辈的怀念之情和个人感想。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国工人阶级成长的摇篮,杨浦区的红色革命历程可歌可泣。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杨浦区一直把发掘研究有关留法勤工俭学在沪起航的相关历史事实作为党建党史工作的重点,并致力依托黄浦码头打造杨浦滨江红色地标。
与会专家指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一座丰碑,更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一页。记者获悉,下一步,杨浦区将以滨江党建驿站作为依托,进一步做好有关史料挖掘等各项工作,让更多市民了解这一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