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三份遗嘱两张借条让兄弟对簿公堂
~~~三份遗嘱两张借条让兄弟对簿公堂
~~~三份遗嘱两张借条让兄弟对簿公堂
~~~三份遗嘱两张借条让兄弟对簿公堂
~~~三份遗嘱两张借条让兄弟对簿公堂
~~~三份遗嘱两张借条让兄弟对簿公堂
     
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实版《都挺好》生活中上演
三份遗嘱两张借条让兄弟对簿公堂
袁玮
  热播剧《都挺好》虽已收官,但观众对“家庭关系”、“赡养老人”等话题的讨论热度丝毫不减。近日,徐汇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遗嘱继承纠纷案,法院在尊重老人遗嘱的前提下,判决尽心赡养者多分财产。亲兄弟走上对簿公堂之路,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赵老伯和郭老太育有两子:大赵和小赵。大赵在上海生活,小赵取得了外国国籍,常年居住在国外。老两口在世时,大赵与父母同住并对二老照顾,小赵每两三年回国探亲一次。2003年,郭老太去世,小赵因为恰逢非典无法回国吊唁。后来赵老伯病重,小赵曾回国三次对父亲照顾。2012年,赵老伯去世。多年来,大赵为照顾老人,事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二老的丧事均由大赵料理。

  父母离世后,留下了房屋、存款、基金、股票等遗产,该如何分割呢?两兄弟各持己见,互相争执中矛盾逐渐升级,小赵一纸诉状将大赵告上法庭。

  庭审中,小赵提交了父母于上个世纪90年代立的两份公证遗嘱。按照这两份遗嘱的意思:二老去世后,除留给大赵1万元以外,老人的房屋和其余存款均由小赵继承。大赵认可这两份遗嘱的真实性,但提出当年立遗嘱时,二老原本打算跟小赵去国外养老,后来情势有变,二老并未出国,而是一直跟随自己在国内生活直到去世,因此认为现在这两份遗嘱应当失效。

  大赵提交了一份赵老伯去世前几年亲笔书写的《遗嘱补充》,这份《遗嘱补充》落款为赵老伯,注明了日期,右下角还有小赵的签名,内容上推翻了早先公证遗嘱中的部分内容,又补充了股票继承问题。大赵说这份《遗嘱补充》是他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他认为《遗嘱补充》说明父亲推翻了之前的遗嘱,故二老生前均无有效遗嘱,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因为弟弟小赵常年在国外,没有对父母尽到赡养义务,应当剥夺其继承权,所有遗产均由自己继承。小赵对该份遗嘱上自己的签名是否属实不置可否,但提出即使《遗嘱补充》是赵老伯本人所写,也不能推翻公证遗嘱。

  此外,小赵还提交了两张借条,根据借条内容,大赵因投资等原因共欠父亲18万余元。小赵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这笔父亲生前的债权。大赵则表示自己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已经以支付生活费的方式向父亲还清债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本案中,小赵提交的两份遗嘱经认定属于公证遗嘱,大赵提交的则为自书遗嘱,公证遗嘱效力高于自书遗嘱,故《遗嘱补充》中涉及公证遗嘱中相关遗产的处理内容均不能发生效力;公证遗嘱中未涉及的遗产分割,应按《遗嘱补充》的内容分割;前述遗嘱均未涉及的遗产,则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分割。对于18万余元债权,因大赵认可借条真实性,并且未能提供已经清偿完毕债务的证据,因此对这笔债权予以认定。但考虑到大赵在老人生前所尽的赡养义务较多,对于前述遗嘱均未涉及的财产,大赵应适当多分。

  法院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按公证遗嘱和自书遗嘱,判决1万元存款归大赵所有,房屋、股票和其余存款归小赵所有;按法定继承,判决大赵继承基金和债权的七成左右,小赵继承约三成。(文中所涉当事人均为化名)

  通讯员 张硕洋 本报记者 袁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现实版《都挺好》生活中上演
法官巧用执行和解程序为债主讨回旧债
嘉定推进兼职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居委会提供法援“急诊”
沪律师四年来GDP贡献量同比翻番
瞒妻分到六套房,离婚后一分钱不分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A23现实版《都挺好》生活中上演 2019-04-05 2 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