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贡山县独龙江乡。当地自然条件恶劣,一直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2013年,国家确定由教育部牵头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开展扶贫挂职,贡山县是最偏远的地方。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县独龙族群众回信的新闻,感觉非常非常高兴。我作为曾经在贡山县工作过的人,感觉与有荣焉。”李新城是第一位走进贡山的华东师大挂职干部,他在工作中聚焦基础教育和文化发展两个主题,在华东师大的大力支持下,多方争取上级和社会捐赠资金、设备,改善当地学校和教学点教学条件。他根据当地教师的需求提供教师和教辅用书,开展幼儿园教师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能力。他还组织华东师大教授为全县干部做生态文明建设、新媒体利用等专题培训,提升当地干部的理论和实务水平。
刚到贡山县挂职的第一个月,张华瑞不带秘书,也不通知学校,一个人就去了当地学校调研。他联系了华东师大工会给山区学校捐赠了大量图书。他为全县唯一一所幼儿园争取了不少玩具。有一所学校坐落在半山腰上,唯一一条路是土路,下面就是江,学生们上学极为不便,为此,他多方筹措资金,修了一条水泥路,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方金奇用一个月时间把全县15所学校走访了一遍,像独龙江乡这样最偏远的地方,他更是一年跑了十几趟。在与当地学生聊天时,方金奇发现,当地学生普遍对前途感到迷茫,于是他联系校团委,让425名大学生与贡山高中生结对帮扶,一对一提供学业指导和成长激励。
2016年4月25日是王志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来到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挂职。一年多时间里,他亲眼目睹少数民族地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产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挂职干部,他尽可能架设好学校和贡山县沟通的桥梁,努力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实事,包括联系中国教育发展基金项目资金160万元,帮助贡山县8所中小学解决了用电困难和用水困难。
独龙族的整族脱贫也离不开各地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仅上海市2010年至2014年就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着力改善独龙族乡群众住房和生产生活困难。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