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社区长者食堂和助餐点三年内翻番
孙云
  本报讯 (记者 孙云)为响应4月9日发布的《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今天上午,杨浦区发布上海首个区级老年人助餐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方案。根据这份为期三年的行动方案,杨浦区率先在上海提出“四个全面、四个统一”的工作要求,三年内将建成逾115家社区长者食堂和老年助餐点,数量较目前翻一番,并通过“中央厨房”等模式达到餐食选择全口味、服务对象全人群的效果,并率先全面实现供应一日三餐。

  记者从杨浦区民政局获悉,老年人助餐服务将以“睦邻小厨”为特色,让有能力走出家门的老人来到社区长者食堂和老年助餐点、餐饮企业老年餐桌、养老机构便民食堂等集中就餐场所就餐;行动不便的老人可通过“彩虹桥”信息平台和手机客户端订餐下单,解决“买汏烧”难题。

  支撑全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的,则是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餐食物流配送体系。预计到2022年,杨浦将建成不少于25家社区长者食堂、90家老年助餐点和2至3家“中央厨房”,均配备醒目的“睦邻小厨”服务品牌标识。目前,“中央厨房”全程热链配送、一日供应三餐等服务在部分地区试行,十分受欢迎。与以往各个社区“零打碎敲”式的助餐服务相比,该模式解决了“饭菜保温”难题。例如在定海路街道和长白新村街道,“中央厨房”为500余户老人助餐,企业定制了保温包,并使用航空标准自动包装锡纸餐盒,“最后一公里”配送力量配置充足,确保烹饪后一小时内送餐上门,饭菜温度仅下降0.5-1℃,口感与刚出锅端上桌时几乎无异。

  除了保温可口,规模化采购和工厂化操作使得餐饮价格下降,品种更丰富,安全性也更高。“中央厨房”的规模化运作也保证了送餐队伍的稳定性。在定海路街道和长白新村街道,许多送餐员与老人天天见面,还因此结成忘年交,不仅上楼下楼顺便帮老人拿快递、倒垃圾,还帮忙代缴水电费、为困难老人募捐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进一网 能通办 来一窗 能办成
杨浦社区长者食堂和助餐点三年内翻番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广告A07杨浦社区长者食堂和助餐点三年内翻番 2019-04-12 2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