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姐姓朱。她记性差,常常丢三落四,说话大大咧咧,有点马大哈的样子,人们便叫她马大姐。
初识马大姐是在朋友的聚会上,微胖,圆脸,肤色红润,乐呵呵的一脸喜相。东道主刚将我介绍给她,她胖乎乎的手掌立即伸过来求握:“久仰啊,你是我崇拜的偶像!”颇有几分女汉子的味道。
第二次见面,是在半个月后的公交车上。她背着双肩包,从前门走到我身边的空座上。我轻轻喊了声,她侧过脸,盯着我翻白眼。待我补充上次聚会的细节时,她忽然大叫起来,挥手在自己的脑袋上重重地拍了一下:“该死!怎么把我的偶像给忘了呢,瞧我这记性,真烂!”
马大姐在附近的社区工作。后来我们单位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与马大姐有了更多的接触,发现她的记性不是一般的烂,被她脸盲过的人不计其数,就连社区新招录的大学生,也曾被她脸盲过一回,第二天上班还问他找谁。听这位大学生说,马大姐还有一个外号“马四丢”:丢笔、丢雨伞、丢茶杯、丢钥匙。出门办事,她的背包里总要多带几支笔,多备几把钥匙,仿佛专门为了丢的。
那天去社区开展片区文明创建巡查,卖甘蔗的流动摊贩将削下来的甘蔗屑随意丢弃,怎么劝都不听。一个电话打到社区,马大姐骑着电动车过来,一边用扫帚清扫甘蔗碎屑,一边教育摊贩:“何大哥,这是你第十七次为难人家了。你爱人下岗,儿子读高一,家庭困难,我们知道。你自己自谋职业,我们支持,可你不能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啊!”何大哥拿起马大姐手中的扫帚,一边扫一边红着脸说:“小朱,我服你,决不会有第十八次了。”
我感到纳闷:平时大大咧咧的马大姐,对于摊贩的家庭情况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呢。马大姐的脸上挂着孩子般的憨笑:“我也不知道啊。”
了解马大姐的人都说,马大姐对社区居民资料过目不忘,对服务对象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成为社区的活字典和活地图。
一面是丢三落四,一面是过目不忘,马大姐于是又多了一个外号:双面马。
马大姐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一副胸无城府、没心没肺的样子。虽然经常被她脸盲,但人们还是喜欢与她交往,你说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