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心中每座山
李元红
  李元红

  家乡的大别山是我与家人踏足、寻访过多次的地方,其地理植被茂密,自然景观丰富,值得一再领略。此次趁着清明踏青,我们前往了始建于明代末年的霍山县铜锣寨。

  铜锣,得名于一个约定。明末张献忠军到来,寨中人约定,凡有入侵者,鸣锣集合一致迎敌,铜锣之名,是团结一心的象征。山寨位于大别山腹地,东临白马尖,西望天堂寨,南接桃花冲,北依佛子岭水库,是皖西南、鄂东北、豫东南的中心,水质优越,闻名天下的石斛、黄芽皆发源于此。

  百闻不如一见。这里海拔虽千米却峭拔、秀丽,怪石重叠,险径丛生,多处的一线天攀登也是相当的艰险,易守难攻。登山的石板路,有人造的台阶,有纯天然石头铺垫的路。当弯腰屈身穿过两石之间的缝隙,你会悟得人生的弯路、弯腰是偶有,而非常态,跨越也并非那么难。

  正值暮春时节,天清地明,阳气升腾。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气,令家人们无比神勇。我在前带队,居然能身轻如燕,连90后、00后的两个女孩都自愧不如,羡慕我的健步如飞,老爸也未感太吃力。我们一边攀爬,一边赏景,盛赞沿途难得一见的美色。无论石上的奇松,还是空中的怪石,在春日暖阳的映射下都显得熠熠生辉。置身其中,感知独属于这座山的灵异,心下竟生出人景相融、心神合一之感。遗憾老妈穿错鞋子,未能与我们一同上山,错过美景。

  爬山最大的期盼便是海拔不同,能欣赏到的风景各异,而铜锣寨更是一步一景。当攀至半山腰处,放眼望去,远近一丛一丛的白樱花似繁星点缀在林间,溪涧流淌,山风一吹,片片樱吹雪,美轮美奂。爬山易出汗,山风似也通人情,不再默默无语地轻抚万物,变成了呼呼扑面而来的乐章,似乎不舍拍打天外来客,轻柔撩起我们汗湿的衣衫,亲吻着我们热气腾腾的肌肤。恣意地享受春风的奖励与爱抚,那份舒爽,人生莫过如此。

  几年来,假期我们旅行的首选都是爬山。去年协助爸妈登上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事后他们既骄傲也后怕,总说要是现在无论如何都爬不上。其实人的弹性很大,心向往之,身体力行,或许就能实现。铜锣寨是“80后”老爸再创的人生佳绩,用2小时问鼎最高峰云霄石。途中所遇陌生驴友皆为老爸鼓掌、点赞,为他骄傲。

  到山顶时,老爸才显得有点体力不支,想喝水、喝粥。好在山顶的小卖部有香蕉和水可补充点能量。稍事休息,我们选择乘滑梯下山。说是滑梯,就是水泥做的坡道,设了坡度分段下滑。摸索滑行一段,老爸竟也找到控制滑行的速度和用力技巧,不再小心翼翼,抛开一切束缚,沉稳地顺势向前,随我们及孩童一溜烟滑到半山腰。

  此行虽尽兴之至,却也有两大遗憾:未见杜鹃山花烂漫,仅偶见沿途峭壁一两株映山红,听本地人说,杜鹃花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不明其理;未在红日东升时登山,故未得见人间奇观铜锣佛光。当然本次算是探路,一家人相约择日再来登山,铜锣寨四季盛景可期。去过许多名山,似最喜铜锣,难怪其素有“小黄山”美誉。

  和老爸、哥哥协同完成拿下铜锣寨,有彼此相扶、相携的鼓励,用朋友的话说,亲情与豪情并在让我们再创佳绩。一路和朋友实况转播攀爬过程,以便共情于我们的快乐,心临其境也是曼妙的。踏遍名山,方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当经过艰辛抵达山顶,方知一览众山小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寓意。心怀敬畏和探索精神,感知世界,想看什么风景就去攀什么山,跨越心中的每座山就是走好脚下的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广告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坚守
“正退偏进”
双面马大姐
小刺猬
跨越心中每座山
春挖野菜
迎春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跨越心中每座山 2019-04-13 2 2019年04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