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旗升浦江红胜火
闫成
  闫成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啊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这是歌剧《红岩》中绣红旗的片段。每每读到这些文字,都会使我潸然泪下。在国民党统治的黑暗日子里,所有共产党人都心怀解放全中国的信念。事实上,不只有重庆狱中的同志们在为迎接解放而绣红旗,在上海,也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为了迎接即将解放上海的人民解放军悄悄准备着。

  外滩是近代上海的象征。在这全长1.5公里的江堤上,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大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关大楼。1949年5月末的海关总税务司署,殷之瑾、黎昌严、沈曦中、叶筠、洪宝仪等海关女职员们秘密制作迎接解放军进城的红旗、横幅和标语。当时,她们并不知道红旗的样式,甚至没有做旗帜的红布。这群灵秀的女子便把洪宝仪不久前结婚用的红喜幛拿过来,把这些喜幛接起来,组成一面“红旗”,在“红旗”的左上角缝上镰刀和锤子。海务科的杨之蟾等人还在家中秘密缝制了“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大上海”的条幅,她们还做了一面锦旗,在红布四周用黄绸作为边幅,写着“献给人民解放军”。红旗和标语是5月25日凌晨由地下党员们冒着枪林弹雨挂出的。从东方渐白的浦江上空望去,江海关钟楼上的那面红旗格外醒目。而一条鲜红的标语从海关大楼的高层悬挂下来,成为解放上海的第一幅标语。

  5月25日破晓,新中国的曙光照耀上海。在同为上海地标的南京路上,上海的地下党员们决定以升红旗的形式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地下党员们赶制出一面红旗,挂旗地点选在永安公司(南京东路635号)楼顶的绮云阁。这座巴洛克风格的三层塔楼是南京路上的制高点之一,也是远眺上海全景的最佳地点。挂旗手的四名青年党员是雷于斌、黄明德、乐俊炎和唐仁。他们慷慨激昂,为这次特殊的“升旗仪式”激动不已。这是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正式命名大马路为“南京路”,这段路在解放前一直是旧中国耻辱的标记。南京路上的第一面红旗,不仅迎来了上海的解放,也见证了南京路新生的历史时刻。随着永安公司楼顶飘起了红旗,先施、新新、大新等百货公司,甚至跑马厅钟楼上也陆续挂起了红旗。这么心照不宣,这么心心相印,这么团结一心。这是全上海人民日夜盼望的场景。

  今天,每逢重大节庆,外滩南京路上总是一片红色的海洋。而在70年前,这是如此艰难而令人动容的一幕。从一面面秘密缝制的红旗,到上海上空星星点点的红色。红旗见证着革命者的付出,象征着胜利的到来,更是新中国的召唤。70年前的那个“红五月”,红色风暴即将席卷整个上海,赋予这座城市崭新的生命。这是上海的新生,也是人民的心声。

  十日谈

  上海解放新气象

  责编:徐婉青

  上海解放前夕,“华政”前身圣约翰大学交谊楼迎来了一位重要客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设计之都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梁实秋的幽默和乡愁
徒手攀岩
唱与同议
吾家有女初长成
荷塘
旗升浦江红胜火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旗升浦江红胜火 2019-04-17 2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