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晚的时分,我从迈耶尔的风车里走出来,在这座风车的底层,有一家有机食品店,供应各种绿色食品,我每周至少要来这里两三次。在把刚买的东西往后备箱里放的时候,我注意到头顶上传来的声响,抬头看时,只见风车的四只巨大的风翼正迎着风,呼啦啦地旋转,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地神气与从容。
眼前的景象于我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也许正是因为熟悉,所以不觉得这是什么特别的风景,然而在这个金色的黄昏,我却好像第一次意识到了它的美好,不由追随着旋转的风翼出起神来。
这座风车建造于1813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几经易主与战乱,在饱经沧桑之后,被它现在的主人整修一新,然而最难得的是,它不仅在外观上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而且还继续操持着自己的老本行——磨面磨粉。在德国,大部分的风车都已改做了他用,有的里面已经住上了人,有的成了展览厅或者活动中心,还有的成了景点和博物馆,仍然在运转的风力磨坊在全德国都不剩几座,而迈耶尔的风车就是其中之一。
从前,不是所有的村庄都有建造风磨的权利和财力,而风车也一度是村子里除了教堂之外最显眼的建筑,迈耶尔的风车一直到今天都很显眼,它有几层楼那么高,风翼的直径达到将近二十五米,从国道上远远就看得到。在农产品的加工与储藏都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传统的风车在成本和效率上都不能与现代化的面粉厂抗衡,但幸运的是,现在人们终于意识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在这份绿色精神的带领下,迈耶尔的风车也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每年谷子成熟的季节,四下乡里的农夫们会送来几百吨稻谷,这也是风磨最繁忙的时候,为了不耽误乡邻们的收成,磨坊一点闪失都不敢有,对于一座已经二百多岁的风车,这无疑是考验,但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迈耶尔的风磨,没有辜负过乡亲们的信任,不仅如此,它磨出来的各类面粉与饲料,因为其高质量和纯有机而远近闻名,虽然价格相对于一般超市要贵许多,但是人们乐意出这个价钱,既买了满意与放心,又支持了这种绿色产业的传承。
如今,迈耶尔夫妇除了操持磨坊,还在风磨的旁边和内部开了咖啡蛋糕店和有机食品店,糕点与面包全部用自己的面粉烤制,其中一种圆面包采用传统的石炉烘焙而成,很受欢迎。
我望着在春风里旋转的风车,忽然发现熟悉的地方原来也有风景,那么明天,如果天气依旧明朗,我会带上画板和颜料,把风车画进画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