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警方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招工诈骗案
~~~警方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招工诈骗案
~~~警方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招工诈骗案
~~~警方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招工诈骗案
~~~警方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招工诈骗案
~~~警方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招工诈骗案
     
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工作先买工作服和电瓶车
警方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的招工诈骗案
宋严 江跃中
  本报讯 (通讯员 宋严 记者 江跃中)近日,随着最后1名犯罪嫌疑人刘某洋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一个以网络招工为幌子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被普陀警方成功捣毁,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2018年4月,某外卖平台员工汪先生来到普陀公安分局真如派出所报案,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有人冒充该外卖平台公司,在网上发布大量招工信息。应聘时,这些假冒的招聘者会向应聘者收一笔钱,谎称用于购买统一的服装和电瓶车。而实际情况是,统一服装在注册成为该外卖平台骑手后即可免费领取,电瓶车也非统一购买。

  警方立刻赶赴诈骗团伙在网上发布的招聘地址开展调查,可是现场早已人去楼空。民警只得根据报案人提供的信息线索,以及诈骗团伙发布在网上的相关信息继续调查。通过一一联系询问被害人,民警得知,被害人都是在某知名招工网站上看到这则招聘某外卖平台骑手的广告的。被害人前往招工地址后,嫌疑人会先与被害人签署一份合同,并告知被害人,需要购买该外卖平台的统一服装,并在指定地点购买电瓶车,才有资格成为该外卖平台骑手。在交付钱款后,嫌疑人告知应聘者,下载该外卖平台App并注册成为骑手即可开始工作。初步统计,该诈骗团伙已经以同样的诈骗方式实施诈骗40余次,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

  随即民警前往被害人所说的“指定购车地点”位于曹杨路上的某电动自行车店了解情况。通过对店员的询问,民警得知,他们与招聘信息发布者刘某辉、刘某洋、蒲振某、蒲飞某、马某串通,将电瓶车卖给应聘者,并从中收取好处费。承办民警当即判断,这5人很可能就是消失的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并将这5人上网追逃。

  2018年5月21日,马某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被当地警方抓获,并移交给上海普陀警方。其余4名犯罪嫌疑人不知所终,但公安机关对其余4名犯罪嫌疑人的追捕一直没有停止。

  今年1月,普陀警方获悉了一条重要信息,其余的4名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在河南省洛阳地区活动。1月2日,承办民警冒雪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对其余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在河南洛阳警方的协助下,经过多次与犯罪嫌疑人家属劝导后,1月4日,犯罪嫌疑人刘某辉、蒲振某、蒲飞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3月5日,最后1名犯罪嫌疑人刘某洋也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至此,该诈骗团伙的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要工作先买工作服和电瓶车
假质押真盗窃 GPS为犯罪“导航”
父亲不上班怎么办
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 建楼宇党建服务站开展法律援助服务
两份遗嘱呈法庭 究竟依哪份为准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A24要工作先买工作服和电瓶车 2019-04-19 2 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