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翱翔的梦,真正的英雄,总是坚守执着于初心,穿越狂风暴雨,最终翱翔在万里晴空。
昨晚,作为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展演的开幕大戏,大型原创话剧《追梦云天》在美琪大戏院上演。剧中,一群为让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默默奉献的飞机设计师、试飞员、工程师们的壮志雄心在蓝天;戏外,上海话剧人也用一次舞台新实验,向英雄致敬。
空中的梦想家
昨晚,掌声经久不息。
观众看到了一群特殊的普通人——以飞机设计工程师唐瑛的视角,展现了飞机制造以及中国民航人的心路历程,通过他们研发飞机的艰苦和内心成长,刻画出制造业老、中、青三代人,以及设计师、工装工人、试飞员中的杰出典范在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上的家国情怀。
在这群英雄中间,有海归的高端人才,有见证国家的民机事业一步步起飞的老专家,可是他们也有和你我一样普通的家庭,平凡的人生,共通的喜怒哀乐。在英雄中,也有土生土长的工装师傅,他们的胸中也一样藏着凌云壮志,心中也有一份追梦情怀。在他们身上,能看到激情与严谨的碰撞,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幸福与痛苦,骄傲与挣扎……每个人何尝不是各自在心灵跑道的艰难起飞,在精神天空的穿云破雾。
剧中所描述的不论是关系到整机结构强度的2.5g全机静力试验,还是属于I类高风险试飞科目的失速试飞,都是为了表现试验的困难、士气的起落、极大的风险以及第三方审核的严苛,以及走向市场的举步维艰。而国产大飞机从研制到进入市场,严格按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时刻面临全球航空业的竞争、国际化标准和国际规则所带来的挑战。然而,正因为这项事业是美好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追梦人勇立潮头、奋勇追求。C919首飞机长蔡俊看完戏,认为,“《追梦云天》剧组一定下了很多功夫和力气。作为航空人,剧中的情境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戏剧所营造和表达的人物情感之中。”
舞台的实验者
今年,恰逢话剧在上海诞生的第112个年头,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而言,《追梦云天》更是对舞台表现进行了一次时代性的新实验。
舞台美术、视觉形象是这出戏非常醒目的特点。舞台上的巨幅LED冰屏半悬在空中,与舞台平面呈斜面倾角,结合剧中情节,实时展现出主人公在研制试验过程中的探讨和争论。尽管这无疑为舞美呈现增加了技术难度,但就像剧中的追梦人始终坚持技术攻关一样,剧组舞美技术部门克服种种难题,在保证演出安全的情况下,力求将最完美的舞台效果展现在观众面前。从另一个侧面,它也表现了舞台科技、舞台设计的崭新观念。与之相配合的,是音乐创作——《追梦云天》音乐融合了突显科技感的电子音乐元素与丰富情感的交响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将其表现力进一步放大延伸又不失真实。演员的表演也更加真情流露……
这部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作品,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创作、修改、论证,其艰难的过程正暗合我们国家大飞机制造的历程,经常是山重水复,有时候又柳暗花明,一路走到今天,终于看见了突破,这也是一个追梦的过程。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