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静安区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畅谈他们眼中的大发展
~~~——静安区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畅谈他们眼中的大发展
~~~——静安区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畅谈他们眼中的大发展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年来我们生活在静安,收获在静安
——静安区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畅谈他们眼中的大发展
2016年吴建寅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获金牌
2017年9月,中俄轮椅击剑国际友谊赛
  吴建寅

  全国自强模范,上海市聋人协会副主席,静安区聋人协会主席

  今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几十年来,我个人以及我所生活的静安区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和残疾人伙伴们的成长,是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和静安区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新静安区“撤二建一”已有5年,作为区聋人协会主席,我的感触尤其深。几年来,随着群团改革工作的展开,我们的聋人协会也面临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转型发展的需求。我们结合原闸北和静安两区各自的优势,月月都有活动及培训,做得有声有色,目前下属队伍已发展到5支。

  社会发展了,聋人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积极向上。我们聋协的为民服务队迄今已坚持11年开展理发等公益服务,服务人数约1万人次。虽然聋人也是需要帮助的群体,然而,感恩社会、践行雷锋精神却也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生活、工作在静安的我们,理当为静安的发展添砖加瓦。

  惠舜基

  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退休后,我成为一名服务残疾人的残疾人志愿者,推动共和新路街道成立残疾人读书会。读书会发展很快,最初只有七八个人,现在已有43个固定成员,2012年还被评为“上海市十佳读书会”。参加读书活动的残疾人变化很大,踊跃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朝气蓬勃积极回报社会。最近,我们读书会又在开展以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各类征文活动,在学习和创作中,我们的获得感愈发强烈,感觉到生活在新静安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殷红娥

  静安区聋协为民服务队先进志愿者

  2016年,我成为临汾街道的一名助残员,同时还加入了静安区聋协为民服务队,每月两三次到街道社区和养老院为老人集中理发。每次为老人服务时,我都会特别留意和小心,尽可能地慢一点、轻一点,趁间隙还要跟他们多聊聊天,当他们脸上露出笑容的时候,我也特别有成就感。关注弱势群体,关爱残疾人士,为静安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我们静安区聋协为民服务队的初心,能在其中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这就是我这几年来的最大收获。  

  金春麒

  静安区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1985年,我从一名健全人变为了“残废人”,当时周围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我;后来,“残废人”听不到了,我们被称为“残疾人”,现在又被成为“残障人”,这一字之差体现出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2004年我成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更加感受到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静安成立五年来,我们结合原闸北和静安两区各自的优势,让有手艺、有爱心和有奉献精神的残疾人参加为民服务队,无论刮风下雨每月都坚持到社区开展公益为民服务,服务人数约2万人次。虽然我们肢残人也是需要帮助的群体,但也要感恩和回报社会,为静安的发展做贡献。

  吴荣

  上海市盲人按摩师技能标兵,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我从小就爱好体育运动,所以在因病失明后参加了上海盲人门球队,先后参加过三届上海市残疾人运动会,共获五金两银三铜。

  2007年,我在区残联关心指导下,开办了悦心盲人保健按摩中心,现已吸纳近20名视力残疾人就业。我衷心感谢所有对我和残疾人事业关心支持的社会各界,也努力回报社会。作为静安区盲人为民服务队的一名成员,在各类为民服务活动中,我都带领员工积极参加。我还主动为社区孤老等发放按摩券,长期为需要帮助的社区困难病人服务。

  我还要更加努力,梦想着五彩缤纷的世界,梦想着光明的未来,为了这些更加奋斗!

  陈博宇

  静安区聋人足球队队员

  上世纪80年代末,读书时去闸北公园春游,在草地踢球玩得很开心。可是,当时条件不允许我们开展正式的足球比赛,只能羡慕同龄人。

  时间飞逝,近40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静安区的飞速变化!新静安十分重视残疾人事业,我终于盼来了成立静安聋人足球队的喜讯。走上绿茵场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激动得简直与当年考上大学的心情一模一样!更没想到的是,我们静安聋人很快就获得了冠军!

  这是祖国富强的成果,是我们残疾人群体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印证。怀着感恩之心,我想感谢这一路走来一直支持和鼓励我们的静安残联,也想感谢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想大声地喊出:“祖国万岁!”

  张爱琴

  上海益康残疾人关爱服务中心董事长

  2014年,在静安区残联支持和鼓励下,本人自筹资金成立静安区益康残疾人关爱服务中心。我边干边学,建立了静安区残疾人文化活动基地。

  五年多来,在静安区残联的关心指导和我们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10支具特色的静安区残疾人文艺团队,惠及残疾人朋友逾5000人次。他们到各个街镇的“阳光基地”和敬老院慰问演出,走进大学与校园团队互动演出,还多次参加市、区主办的各种公益活动和各类文艺比赛,其中一些节目还在全市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为残疾人事业奉献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3-22
新静安五年回眸喜看累累硕果 三大创新引领残疾人事业迈进新时代
五年来我们生活在静安,收获在静安
生活环境无障碍,关爱传递无障碍
新民晚报专版A13五年来我们生活在静安,收获在静安 2019-05-15 2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