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次朋友相聚,好友向我介绍了他的战友新建。新建军人般习惯挺直站立面前,高鼻深眼,面色褐红,他微笑与我握手,握力十足,丝毫没有六十多岁的退化感。他的妻子利亚含笑站在一旁,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婵媛典雅。我不觉体量出这对夫妻天造地设、恩爱尤佳的质感,然而他们的故事更令我感慨。
上世纪80年代,刚从军校毕业,在军队担任营教导员的新建年初接到命令,即将开赴老山前线。此时3岁的女儿正患心肌炎病危住院。傍晚,他在妻子双重忧虑的眼神中,抱起病危的女儿,登上医院旁高耸的琵琶山顶。眼前灯光璀璨,城市正由喧嚣转入安宁。他含泪把女儿紧贴胸口,脸颊抵在女儿滚烫的额头上,女儿喃喃道:爸爸,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都能陪着孩子,你为什么要走。女儿稚嫩话语像根刺扎进他心里。一阵寒风吹过,他打了个冷颤,妻子为他披上一件外衣。他牵过妻子微微颤抖的手,望着眼前的星光,无声无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不知是否还能再团聚,期望女儿快些痊愈,期望一切都快点过去。
新建赴前线一年,战况时刻绷紧利亚的心弦,她在丈夫的生死和女儿的担忧中煎熬,夜阑中常轸念通宵。
临近暑假,在大学担任教师的利亚得到学校的关照,让她利用学校在西南招生的机会抽空去前线看望丈夫。利亚兴奋至极立即启程,一番周转,终于在前线的猫耳洞里见到日思夜想的新建。新建虽然瘦了、黑了,但精神良好。前线地处雨林地带,草木岑蔚,林深葳蕤,丘樊中的猫耳洞炎热潮湿,战士们一边要时刻警惕须臾的敌情,一边要提防蚊虫疾病的侵扰,生活异常艰苦。午饭部队招待的是一碗面条,待利亚吃完这顿离别一年多的夫妻团圆饭,离开的时间也到了。见面前后不到半小时又要离别,利亚再次仔细地看了一眼新建,她不敢也不想在心里跳出“最后一次”这个词,她转过头悄悄抹去泪,走出了阵地。
新建在前线一待就是一年半,炮火中,他真切体会到什么是枪林弹雨、勇敢无畏、家国亲情、为国捐躯……更深切体会到和平的珍贵。
两年后,战争结束,新建所在的部队撤回原驻地,之后,他转业回到上海。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他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为的是和平的来之不易,为的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为的是人民更安康。工作的繁忙和操劳,他两鬓很早就长满了白发。经历了风霜雪寒,新建对如今三代同堂的美满生活格外珍惜。
新建告诉我们,今年春节,他抱着3岁的外孙女,牵着妻子利亚温柔的手,带着女儿女婿登上这座大都市的制高点。眼前是比30多年前成倍璀璨的星光,霓虹灯在高耸的现代化大厦上闪烁,高架路行驶的车流在夜光中划出条条金黄色的弧线,都市在一片五彩缤纷中。新建问我:你知道那时我是什么心情吗?我答:你一定在赞叹和平。新建的眼中闪着光说:对!我希望祖国强盛,和平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