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婆的手擀面
蒋心玥
  蒋心玥  田林三中六(3)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美味可口呢?是高级酒店里的山珍海味?是森林里难觅的野味?不,对于我来说,是外婆的手擀面啊!

  这手擀面可要远远胜过饭店的面。它秀色可餐,因为外婆在配菜上花尽了工夫:绿的有青菜,黄的有土豆,白的有豆腐、萝卜,红的有番茄、肉丝……这么多营养丰富的食材,如同一幅色彩鲜明的画。

  外婆的手擀面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味道也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大锅面条在高压锅里“噗——噗——”地叹着气。香气也随着“叹气”声融入到空气里,于是,厨房里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淡淡的咸味。闻到味儿,就意味着面做好了。

  “外婆,做面原来这么容易,我一定能学会。明天我就跟您学。”可谁知,吃面容易做面难啊!学做面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插曲。和面时,一不留神,加多了水,又一不留神,又添多了面。这样,我的面坨就变得很大。一步错,步步错,由于面坨变大,我揉面时就必须用很大的劲。但是我一个小小孩,能有多大的力气呢?我使出吃奶的劲,也揉不了几下,这样怎么能揉出筋道的面呢?哎!我只好在旁边看着外婆揉面。面团在外婆的手掌里欢快地跳跃着,不一会就变得光滑柔韧了,揉好面下一步就是醒面了,嘿嘿!这可是我唯一成功的步骤了,因为醒面只需要静静等待,把面用保鲜膜包裹好,在案板上搁置约莫20分钟。然后是最关键一步——擀面。擀面可是一项技术活,对于我简直难于上青天,我擀出来的面“惨不忍睹”,这儿厚,那儿薄,那块又被手指压得坑坑洼洼,可面还是刚才那团面,最后,擀面以“惨败”告终。我只好五体投地地观赏着外婆动作娴熟地擀着面。不一会儿,一张厚薄适度、软硬适中的面皮犹如一面雕琢过的白玉神奇地出现在我面前,外婆细致地将面皮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当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手擀面出锅时,我早已垂涎三尺,急不可待地动起筷子,一口气吃了它两大碗,真香,真过瘾!

  后来外婆笑着跟我解释:这手擀面,和面时面与水的比例,揉面时的力道,醒面的时间以及擀面的力度,都是有讲究的。我这才明白,这手擀面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花功夫、精力,都是外婆长期实践琢磨出过的,最关键的是手擀面里蕴含着外婆满满的爱意。

  如今,外婆上了年纪,很少亲自做面了。只有我去外婆家才能吃到她专门为我做的手擀面。啊,真怀念外婆的手擀面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国际新闻
   第A05版:文体汇
   第A06版:动态/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聚焦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夜上海
   第A10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1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英国
   第A24版:俄罗斯/新民海外
我爱上学
外婆的手擀面
青衣
活在记忆里的宠物
为了让更多的“星光”闪耀
我的家乡已华丽转身
校园漫步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A19外婆的手擀面 2019-05-19 2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