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家乡已华丽转身
黄恩峤
  黄恩峤  上海市洵阳中学六(3)班

  我的家乡崇明,是祖国的第三大岛,有着“上海粮仓”的美誉。但崇明对我来说只是一枚遥远而模糊的符号。直到我三岁那年第一次踏上这片富饶的土地,才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那天,天还没有亮,爷爷就催我们出发,说晚了坐渡轮就要排队。我们紧赶慢赶,结果,当我们到达石洞口渡轮码头时,等着摆渡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龙,没办法,只有等。过了一大段时间,长龙才会挪动一下。再停下,又过了一大段时间,才再一次挪动。我当时小,叫着闹着,爸妈只能一边哄着我,一边向前张望。不知道等了有多久,我们才终于乘上了去崇明的轮船。对于第一次坐大轮船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拉着爸爸的手到甲板上看了一看,全然把刚才焦躁不安抛在脑后了。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崇明岛。

  回到老家,感觉爷爷自从踏上这片土地就变了,平时寡言少语,突然变得健谈起来。他不时地指着路边的田地和房子向我们介绍着,如数家珍,沉浸到美好的回忆之中。但如果你问我对崇明的印象是什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破旧落后”。这里的路面坑坑洼洼,路边满是被抛荒的农田菜园、生活垃圾。村里大多是用砖块搭建的矮平房,烧菜做饭用的是煤球炉和土灶头,没有抽水马桶和淋浴器。一到晚上,没有路灯,家家户户都早早地睡觉,只能听到田间的蟋蟀声和村中的狗叫声。老家,让小小的我感到一丝寂寞和恐惧。

  去年暑假,我再次踏上崇明,我惊奇地发现一切都变了。当年,困了我们很长时间的渡轮被隧道和大桥所代替。一隧畅通,一桥飞架。车上大桥时,望向窗外,天地辽阔,江天一色!啊,我的岛,就在不远处。

  爷爷照例带我们重温过去走过的路。原先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道路两边的庄稼树木都精神抖擞,路旁安置的垃圾桶也洁净美观。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用起了抽水马桶和淋浴器,而土灶头竟变成了稀罕物,只有当城里人想来尝一下农味时,才会点火烧起来。当地人已和城里人一样用电饭锅煮饭、用煤气烧菜。最可喜的是,小河边,建了亭子和画廊,既装饰了环境,又方便村民小憩……崇明变得干净、美丽了。

  到了晚上,路灯绽放,不再是漆黑一片,我也敢一个人到处溜达。

  爷爷告诉我,这十年来,崇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江隧桥的通车,“天堑变通途”,让各地往来崇明的交通变得方便了。这带动了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和各项建设,也让家乡的土特产走出了家乡。农民富裕了,生活质量也就提高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使它变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国际新闻
   第A05版:文体汇
   第A06版:动态/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聚焦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夜上海
   第A10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1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英国
   第A24版:俄罗斯/新民海外
我爱上学
外婆的手擀面
青衣
活在记忆里的宠物
为了让更多的“星光”闪耀
我的家乡已华丽转身
校园漫步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A19我的家乡已华丽转身 2019-05-19 2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