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核军控 美俄“有所失,更有所得”
汤志成 张韶华
俄军“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
美国B-52轰炸机
美国空军基地内的核弹头
  5月开始,冷淡到极点的美俄关系因削减战略武器问题出现“策略性缓和”。在两国军人眼里,“常规军力建设是要算成本的,核力量建设是不考虑成本的”。但仔细考察历史和现实因素,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要不然美俄就不会坐下来谈了。

  冷战造成过剩

  冷战期间,美苏展开激烈核竞赛,弄出了远超实际需求的核弹头。至1991年苏联解体时,美国共生产约7万枚核弹头,库存弹头最多的年份是1967财年(31255枚),苏联也差不多,据1993年俄政府公开的数据,苏联核弹头库存峰值出现在1986年,为4.5万枚。目前,美国储备的近4000枚核弹头和俄罗斯储备的超过4000枚核弹头,都是疯狂冷战的产物,绝非基于核威慑需要的科学计算。实际上,冷战结束至今,美国未设计、制造过一枚新核弹头,即便今年2月完成的W76-2核弹头的首个生产单元,也是依托W76-1延寿计划完成的。

  按照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和田纳西州立大学联合撰写的研究报告,“一国拥有百枚核弹头,即可获得可靠的核威慑”。2013年,美国国防部曾向时任总统奥巴马提交《核使用指南》,指出美国能在现有的美俄《新战略武器削减条约》基础上再将现役战略核弹头削减三分之一(约1000枚),这说明美军对保有过剩核弹头很反感。换到今天渴望“省钱”的特朗普总统,也支持美俄达成新的相互削减核武器的协议,这表明美俄关系糟糕透顶,但都觉得压制对方用不了那么多核弹头。

  军方更珍惜条约

  早在2018年7月,俄军事专家斯特凡诺维奇和卡卢金就美俄相互核打击发布过数学模型预测,认为“若美国先发制人,俄罗斯将失去约86%(按运载工具计)或87%(按当量计)的战略核力量”,“若俄罗斯先发制人,美国将剩余30%(按运载工具计)或44%(按当量计)的核力量,主要集中于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这说明,美俄都无法确保给予对方致命打击,双方幸存的核力量足可抹掉对方主要城市。

  这其实也反映出一个现实,如果战略核力量越多,就算敌人知道自己有多少核武器,部署在哪里,处于何种状态,也难以在突袭中获得完胜,形成“彼此确保摧毁”,稳定国际力量平衡。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美俄有条约核查机制约束,能使评估对方战略核力量的规模、能力及战备状况时获得更直接、更准确的信息,故而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对对方目的、意图的预见性。因此,美国军方才一直呼吁特朗普,保留美俄《新战略武器削减条约》符合自身安全利益。

  核查换取信任

  美苏(俄)在1991年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1993年《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2)、2002年《战略进攻性武器削减条约》(亦称《莫斯科条约》)和2010年《新战略武器削减条约》时,均对各自部署的战略运载工具及其搭载弹头数量进行限制。同时为确保履行,各条约规定了广泛、严密的监视和核查措施。譬如,START-1规定了60种情况通报方式和12种现场核查方式。《新战略武器削减条约》除了沿袭START-1的通报方式和核查方式外,还限制部署弹头类型,并允许现场核查。双方还必须交换部署在特定导弹里的弹头数量清单,一方每年最多可要求对方通报五次导弹飞行试验的遥测数据,交换录音和其他信息。

  据美国《国家利益》称,即便在交恶的今天,美俄各自生产的洲际导弹和轰炸机都必须有独特标识,新生产导弹出厂前48小时和抵达目的地后必须通知对方,便于其通过国家技术手段(如卫星)进行监视。对条约条款以及运载工具转换或销毁的核查由国家技术手段执行,每年可进行18次短期跟踪和现场核查。条约允许对方在陆基弹道导弹基地、潜艇基地和空军基地对已部署弹头和已部署、未部署运载工具进行10次现场核查,以及对可生产非部署运载工具的工厂进行8次现场核查。截至2018年底,美俄相互进行超过140次的现场核查,共交换约1.7万份与战略核力量、核设施动态相关的情况通报。

  要提醒的是,美俄开启新核军控进程,还希望把别的有核国家拉进去。对核弹头数量只有美俄零头、奉行“最低限度核威慑”的国家而言,保护核武器规模、数量、能力、状态等信息,让“潜在敌”丧失开战之初就剥夺自己核能力的必要信心,这对自身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如果美俄公开要求某些国家加入本来是双边性质的核裁军谈判,接受条约核查机制,这些国家要清醒地意识自身的特殊性,不能人云亦云,否则无异于“自废武功”。汤志成 张韶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斯里兰卡特战英雄:为和平而战
关乎生死的“艺术”:漫话海军迷彩
谈核军控 美俄“有所失,更有所得”
产业衰退让波音“飞马座”振翅难飞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0谈核军控 美俄“有所失,更有所得” 2019-05-20 2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