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为什么选择把重要业务全球总部设立在上海?因为对广阔的中国市场充满期待,对上海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充满信任。好事成双,一批外资重要项目也在今天上午集中签约,38个外资项目的投资总金额合约492亿元人民币。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沪
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今年1-4月,本市新认定埃森哲、迪卡侬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3家,亚太区总部7家,研发中心6家,数量均多于去年同期。截至2019年4月底,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83家,亚太区总部95家,研发中心447家。
“上海要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我们将出台全新的总部政策,目前正在制定中。”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不仅将鼓励认定跨国公司的新总部,也将支持存量跨国公司总部的发展,突破力度较大。此外新一轮的服务业开放政策也在制定中。“我们要抓住《外商投资法》出台的机遇,提振外国投资者的信心,用事实证明,上海仍旧是投资的热土。”
492亿元大手笔投资上海
今天上午,一批外资重要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共签约38个外资项目,投资总额合约492亿元人民币。
香港崇邦集团投资17.6亿美元开发运营四川北路海宁路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将成为虹口时尚新地标。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投资100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国首家外资控股保险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投资30亿元人民币,升级巴斯夫科创中心。硅产业集团增资2.7626亿美元打造全球化的半导体材料集团公司。苯乙烯系列产品供应商瑞士英力士集团投资2.75亿美元,在上海设立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38个项目涉及新材料、汽车、医药、零售等多个行业,是外资看好中国看好上海的有力明证。
签约代表企业巴斯夫亚太区总裁柯迪文表示,“我们在中国有9000多名员工,一半常驻上海。上海政府致力于营造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并将活力辐射到长三角,累计在上海有1.8亿元的研发投资。”
好时公司国际部总裁罗希特·格洛弗表示,上海政府机构具有开放包容品质,各领域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上海具有多元化特质并且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今年以来,上海新设外资项目数、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均呈现二位数增长。1-4月,共新设外资项目2051个,同比增长52.3%;合同外资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实到外资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0.5%。从各月情况来看,新设外资项目数量较多,月新增外资项目数超500个,4月达640个。实到外资呈现逐月增长态势,1-4月各月实到外资分别为:14.22亿美元、14.96亿美元、15.5亿美元、17.42亿美元。
“进博红利”磨砺营商环境
2019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沪举行,“进博红利”磨砺上海的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距离第二届进博会开幕还有100多天,进博会这块“金字招牌”正吸引更多外商、外资加码投入。
2008年进入上海的荷兰皇家菲仕兰,十年间成为黄浦区高端服务业前十强,今年3月推出的“黄浦扩大开放50条”提升了其继续投资中国的信心。荷兰皇家菲仕兰企业事务部总监黄芳说,今年公司将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基础上,引入奶酪、黄油、乳品饮料等更多产品,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拓展,同时继续参展第二届进博会。
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市场部总经理高辛说,3D打印面膜落沪已取得阶段性成果。“3D面膜打印如没有卫生许可证,无法入驻专柜。进博会后,相关部门多次主动协调,找到了折中方法。目前打印机被安置在嘉定的生产基地,消费者在专柜完成咨询诊断后,工厂定制面膜,一两周后送达。”爱茉莉进驻中国27年,去年在沪设地区总部。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