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沪上高校垃圾分类“花样”多
~~~沪上高校垃圾分类“花样”多
~~~沪上高校垃圾分类“花样”多
~~~沪上高校垃圾分类“花样”多
     
2019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布置 辟“再造空间” 开“脑洞” 设计回收箱
沪上高校垃圾分类“花样”多
郜阳
  实验室里的有害废料要如何处理才算安全?食堂的厨余垃圾都去哪儿了?5日是世界环境日,上海也正在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在上海纽约大学,这儿的学生和老师早已行动,掌握了各类垃圾的分类小窍门,争当“环保达人”。在申城高校,一些大学生把创新创业瞄准了垃圾分类这一新领域。

  划分区域细分垃圾

  上海纽约大学的垃圾分类管理,主要基于不同的功能区予以划分,其中包括教学区域、食堂、咖啡吧、收发室、公共区域、宿舍、实验室等,在不同的功能区都设有专业用途的垃圾分类。

  高校普遍设有实验室,如何处理实验室垃圾,上海纽约大学也有自己的探索。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放置点,垃圾主要分为两大类:固体危废和液体危废。而液体危废则细分为废酸、废碱及有机废液,回收频率则根据实验室危废情况而定。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两位教师在获得“绿色资金”的支持后,正着手将学校教学楼8楼的一处空间打造成“再造空间”。两位发起者希望,将塑料回收活动中获取的数据结果,用于推动学校出台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制度。

  创新瞄准垃圾分类

  一只黄黄的大箱子,正“杵在”上海电机学院的校园里。这是由该校大学生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回收箱,其以资源分类为核心功能,通过箱体人性化设计,可适用于学校、社区等各种场景。回收箱拥有自动识别、满载预警、智能称重、温度预警、户外防水、GPS定位功能、杀菌除臭、夜间照明、自动感应门等功能。上月中旬,智能回收箱开始试运营,很快吸引了学校学生和周边居民前来体验,智能回收箱不小的“肚子”很快被填得满满当当。目前回收品类主要包括纸类、旧纺织品、塑料瓶、旧电池。

  这一项目的创始人,是上海电机学院七名大学生,去年他们就开始互联网+旧衣物回收项目。他们发现,不仅仅是旧衣物,同学们平时攒下的纸箱和塑料瓶也缺少回收途径。这让他们觉得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将助力垃圾分类。

  在团队负责人郇恒伟看来,这个世界本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希望通过我们的智能回收箱,更多的人可以学会并做好垃圾分类。”未来一年,团队计划在高校和小区落地5000台设备,让更多的人接触智能回收箱,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的效果。

  无独有偶,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该校2017届毕业生刘涛推出“盒盒再生”项目。通过在松江大学城宿舍区的快递点旁放置回收废纸盒的机器,引导学生把废旧纸盒、旧书本投入机器,即可获得相应的盒盒币,其后可以在项目平台上换购包括零食、日用百货等商品。定期收到的废旧纸盒、书本则提供给环保再生企业。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2019法国网球公开赛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6月8日“世界海洋日”
上海“一号提案”诞生的来龙去脉
巧布置 辟“再造空间” 开“脑洞” 设计回收箱
民俗的变与不变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巧布置 辟“再造空间” 开“脑洞” 设计回收箱 2019-06-07 2 2019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