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上,何占豪不仅担任指挥,还为观众讲述了每部作品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开场曲目民族管弦乐《胡腾舞曲》以华丽的异域风情,带来盛唐的雍容华贵、气象万千。随后的阮协奏组曲《吟诗感怀》和民族管弦乐《彝寨山景》由彭菲执棒。原本音乐会全程由何占豪执棒,在排练过程中,何占豪得知彭菲是张国勇的学生,而张国勇正是何占豪招进上海音乐学院的。何占豪多年来一直感念当年上音为自己铺设了广阔的成长舞台,所以在和民乐团团长罗小慈商量后,邀请彭菲和自己同台指挥。
下半场的筝·乐·诗与合唱《陆游与唐婉》由乔榛和青年筝演奏家陆莎莎等人共同演绎。这首曲子当年由罗小慈参与首演,如今已是著名古筝演奏家的罗小慈表示何占豪的作品给了自己很多启发和教导。最受观众期待的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吕思清和马晓晖演绎。何占豪也是马晓晖的伯乐之一。当年马晓晖报考上音附中,何占豪就是考官之一,马晓晖在视唱练耳环节只考了三十几分导致落榜,何占豪为马晓晖的二胡天赋感到惋惜,为她争取到了试读半年的机会,马晓晖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半年后的视唱练耳考试马晓晖考了第一名。舞台上,马晓晖向何占豪深深鞠了一躬,表达对他的感谢。
曾经多次探访云贵山区的何占豪,亲眼见证了少数民族同胞由苦到甜的生活转变,这些感慨转化成民族管弦乐《彝寨山景》里的“音画”,与现场观众分享。另一部新作二胡协奏曲《重上井冈》则以一位重回革命圣地井冈山的老红军为视角,讴歌了为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
音乐会最后以二胡与小提琴版《梁祝》压轴,熟悉的旋律由中西方两件极具代表性的乐器共同演绎,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柔情倾诉,也似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深情对话。虽然《梁山伯与祝英台》盛名在外,但何占豪“并不高兴”。一方面是因为《梁祝》太有名掩盖了他其他作品的光芒,另一方面也是觉得《梁祝》的题材占了便宜,“我认为《长城》就写得比《梁祝》好,但爱情是人的‘刚需’,人人都要谈恋爱嘛。”
蝴蝶翩跹60载,何占豪用丰富的创作实践着他的音乐理想。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探索着一条“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道路,用多元、现代的民族语言表达人间大爱,用雅俗共赏的音乐深入人心,为人民“歌唱”。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