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属于每个人的仪式
郁晶陶

  郁晶陶

  六月,有高考,也是毕业季。又一批大学生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迈入人生的新阶段。这当中有一个重要仪式——毕业典礼——相信大多数毕业生都不愿错过。

  不过,也有毕业生差点留下遗憾。近日,苏州大学发布毕业典礼通知,出席对象中2019届毕业生仅由代表出席,在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有学生向校方表达了对全校性毕业典礼的向往。好在校方从善如流,迅速调整了仪式时间和地点,令2019届全体毕业生都能参加,皆大欢喜。

  根据相关老师的解释,原本只邀请毕业生代表参加,是因为学校场地条件所限。获知学生愿望后,校方与相关单位沟通联系,找到了更大的场馆,调整后的毕业典礼将按校区分为上、下午两场。客观原因可以理解,校方的努力协调相信学生们也都看在眼里。这场一番波折后得来的毕业典礼,想必会令人格外珍惜。

  只是,如果学校一开始就以全体毕业生都要出席仪式为前提,来统筹安排毕业典礼,是否这番波折完全可以避免呢?毕竟,既然是“毕业典礼”,最重要的出席者,难道不是毕业生吗?这是一场属于每位毕业生的仪式,每位毕业生都是主角,怎能把那么多“主角”排除在外呢?

  不管是抽签决定出席仪式的少数毕业生,还是设置一定条件、由“优秀毕业生”出席,都难以真正“代表”每一位毕业生。这场仪式,具有为一段人生画下句点的深刻意义,只有亲身体验,才有真切的感受。即使有学院层面的毕业典礼,全校性的毕业典礼也难以被取代。后者体现的,是学校对每一位毕业生的郑重相待和美好祝愿。这份“仪式感”,学校应尽力为自己的学生创造,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

  毕业典礼怎么举办?更改一下思考的前提,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办法也总比困难多。除了少数留校者,大多数毕业生都将与母校说再见。以什么姿态相送,值得高校们思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民间收藏
   第A24版:创见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31
腰部气囊防摔 摄像眼镜辨物
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低
属于每个人的仪式
“突变优化”消除RNA脱靶活性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属于每个人的仪式 2019-06-11 2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