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能量的梦幻诗
吴兴人
  ◆ 吴兴人

  徐俊导演、傅踢踢编剧的诗化话剧《漫长的告白》取材于法国著名剧作家埃德蒙·罗斯丹的经典悲喜剧《西哈诺》。这部戏是历史上受广泛认可的法国戏剧之一。徐俊告诉我,2015年,他在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看了《西哈诺》,两个多小时的希伯来语演绎,一句也不曾听懂,但依仗着对故事的熟知,依旧被深深地打动。四年后的今天,《大鼻子情圣》以本土化的改编呈现在上海的舞台上。徐俊在死海地中海边的遐想终于成为中国舞台上的立体真实,这无疑也是一种正能量。

  《漫长的告白》是一个上海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潘晓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来信、大学生张华跳入粪池舍己救人是否值得,都成为当时校园里热议的话题。剧中的几位青年的命运走向和际遇改变,书写出一段凝练着青春、理想、奉献和隐忍的漫长的告白。大学生们走出校门,有的人选择种植平凡,有的人选择收获崇高。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际遇紧紧交织,个人对爱情的悸动和理想的追索,流淌在山河家园的变迁里,崇高的理想在主人公的情愫表达里得到绽放升华。

  《漫长的告白》告诉观众:真正的爱情,偶尔才出现。爱情是占有,更是成全。爱情并不自私,为了你的幸福,有人甘愿放弃自己的幸福。这是一种崇高的爱情。张志国、陈中行和方园是大学的同学。方园是张志国的女友,但陈中行也暗恋着方园。张志国和陈中行在离开校园后,走上了战争的前线。在生和死的考验面前,在浴血奋战中,陈中行代志国写下了给方圆的最后一封情书,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信中写道:“方园,你是我眼波的温柔,你是我心里的不朽,你是我热爱这个世界的近乎全部的理由。”在信中,张志国又关照方园:“如果我不能给你想要的幸福,而别人可以,那我愿意躲起来,目送你们走向幸福的旅程。”这为戏的结尾留下了一个可喜的伏笔。

  张志国在战场上英勇地牺牲了。陈中行虽然容貌欠佳,却有着美丽的心灵,让人想起《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这封信为志国代写的遗书,送到了方园手中。陈中行从未向方圆吐露代写情书的秘密。他在方园经历了十多年失去志国的痛苦之后,要求方园拿出志国的那封最后的情书,自己再读一遍。方园终于真正了解了陈中行,两人拥抱在一起,而此时的陈中行已生命垂危。方圆无限感慨:“我爱上了一个人,却失去他两次”。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内在灵魂的接近,更能引起爱的共鸣。这就是这出戏的主题,也是打动了千万青年观众的原因。用正确的恋爱观引导青年的人生,让青年懂得爱情并非源自外在美,而是一种更为崇高的心灵美。这至今依然是戏剧家不可推诿的责任。

  这部话剧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诗化的话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许多台词都富有诗意画意。许多台词仔细咀嚼,具有无穷的艺术回味。如“总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爱,写下来的不会,藏在心里的也不会。” “世俗的爱,是千方百计地和喜爱的人在一起,这需要恒心和勇气,可一旦深陷进去,也会夹杂私欲和贪心。”略有不足的是,后半部分的情节交代略显仓促,使观众的情绪难以很快地扭转过来。

  年轻观众就是戏剧的希望所在,戏剧艺术同样需要朝气。《漫长的告白》两者兼而有之。徐俊和制作人俞惠嫣的团队跨界主创获得了成功。《漫长的告白》的热演,也是民营剧团不断崛起的一个新的信号,值得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18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新西兰
   第A24版:西班牙/新民海外
正能量的梦幻诗
传统文化内容 与当代生活方式
在看与被看之间融入世界
破损的长矛抵抗失败的入侵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A16正能量的梦幻诗 2019-06-16 2 2019年06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