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可谓风头正盛,一次又一次点燃人们的好奇心,带来一个又一个激发灵感的体验。VR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新的创作媒介,充满想象力的好作品层出不穷。今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首次推出VR惠民展映单元,昨天,记者来到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东方明珠CINEX体验了一次本届影视节上优秀的VR作品。
毫无疑问,这里最热的影片当属获得去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大奖的《星球迷音》。自从2018年初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得VR行业破纪录的140万美元高价收购后,《星球迷音》便一直是VR行业名利双收的现象级代表。年轻的导演Eliza McNitt(伊丽莎·麦克尼特)介绍,该系列的灵感来源于2017年引力波的发现,这一新突破让她联想到,浩瀚的宇宙不光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倾听。体验者如同悬浮在宇宙之中,然而宇宙并不是一片死寂,而是充满着奇妙的动听之音。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星球迷音》系列请到了NASA等最权威的科学团队,确保影片中的每一句旁白、每一幅画面演示都是符合科学事实的。此外,该系列的配音阵容也十分亮眼,“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和女摇滚诗人帕蒂·史密斯纷纷献声,整个体验将是一次悦耳的太空旅程。
不过,由于《星球迷音》的互动性设备有限,每次体验的人数也只有6名观众,《星球迷音》有三部曲,但是一张票只能看一部,只能在以下3种体验中选择一个:推动行星并看到行星内部,操纵一场可以终止的“水逆”;亲身体验“星际穿越”,进入黑洞并成为黑洞本身;在太阳系边缘回望地球——这三种体验与三部曲的顺序一致。在宇宙中打“乒乓”的体验,正是这三部曲中之一。
去电影院看3D电影,视觉上其实只拥有一个平视的3D效果,抬头就会看到电影院的天花板,低头就会看到自己的脚。而如果换到VR的沉浸式视觉,观众抬头看到的是虚拟环境中的天空,低头就能看到大地。观众能够真正沉浸在虚拟境界中,置身电影场景中,360度查看周围的环境,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
东方明珠CINEX是今年亮相的最新线下文娱综合体,CINEX利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场地特设了一个360度环幕形的VR影厅,这是上海鲜有的标准VR影院。此次除了VR观影,CINEX还特别推荐瑞典的Petteri Jakobsson(佩特瑞·雅各布森)带来的AR项目《马戏团的人》,《马戏团的人》是虚拟马戏团的第一个作品,它以新的形式拉近了马戏艺术与观众的距离。通过现实增强技术,观众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并下载“AR扫描器”应用程序,扫描展览的肖像图,就能轻松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观看到马戏艺术。马戏团的精彩表演将突破传统有限空间,变得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吴翔
记者手记
让VR亲近大众
在欧洲,不少公共图书馆和公共场所都能体验到VR的设备和内容,但在中国目前的普及度还比较低,一般商业体验馆的价格也较为昂贵,令不少感兴趣的用户望之却步。
VR受众和圈子需要继续扩大,影视节是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今年上海电视、电影节,首次将VR单元加入惠民项目之中,对VR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真正拉近了VR优秀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上海展映的作品无一不是近年入围威尼斯、圣丹斯、戛纳等国际知名电视、电影节的载誉之作,其中既有蔡明亮《家在兰若寺》、赵德胤《幕后》这样的名导作品,也有诸如《航海岁月》的一系列动画佳作,还有让人静心关注地球、思考人生的《希望旅程》,让人亲近自然、开怀大笑的《野兽来啦》等。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