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同济大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携手共建的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迎来成立30周年。30年来,研究所依托同济大学汇聚优势学科力量,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为上海市政府提供了各类城市防灾决策咨询服务,为国内其他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大量技术咨询,成为直接服务于上海市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与防灾减灾综合保障的一个专业机构、支撑平台和展示窗口。
“上海世博园区安保指挥调度系统方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防灾关键技术研究”“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览馆区域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监管与保障”……历次国际盛会与重大工程的幕后安全功臣,是其代表作;该所主持设计的“上海市抗震防灾基础技术研究——上海市地震小区划”项目,编制了上海市地震动参数和地面破坏效应图件,为申城工程抗震设计、土地利用、城市抗震设防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李杰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国家应急力量的集中配置和防灾资源的整合优化,构建大型城市综合性灾害防御体系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超大型城市面临着综合防灾减灾新议题。
针对大型城市地下管网抗震问题,该所开展了系列研究,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18个城市26个地下管网系统的抗震规划中示范应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该项成果应用于四川省都江堰、绵竹、德阳等主要受灾城市的地下管网恢复与重建设计。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这些城市区域生命线工程基本未受震害破坏。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还设立“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高性能计算集群实验室”,其HPC系统峰值性能为10万亿次/秒,持续性能为9.3万亿次/秒,可针对城市地震、风灾、暴雨、洪涝和火灾等灾害开展单灾、多灾综合仿真模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综合灾害智能可视化动态预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