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专家说,日本3·11大地震时,新干线即刻停运,乘客表现镇定,如出现恐慌及骚乱,极可能出现次生灾害。又比如,国内地震多发带上的民房不少是砖木结构,及时加固改造也是防震减灾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应用现代灾害模拟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重点研发城市安全风险动态预警、多灾害模拟与情景仿真、风险评价与智能决策等核心技术,为城市综合防灾提供科技支撑。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