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会议而言,深夜召开新闻发布会是罕见的安排。但这场发布会不减“人气”,大家为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信息而来,不愿放过任何一个了解中国领导人动向的机会。毫无疑问,中国是本次峰会的“大热词”,世界期待听到中国声音,期待中国在本届G20峰会上发挥重要作用,在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
日本方面的新闻发言人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介绍中日首脑会谈的情况。舆论普遍认为,对日本来说,大阪峰会能取得多少成果,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但发言人的官方回答满足不了记者们的好奇心。“请问,中日首脑会谈是否还有更多互动的插曲和细节?”“习主席将带来怎样的中国方案?”“中美领导人将谈些什么?日本又将如何在大国间发挥协调作用?”记者们不断追问关于中国的话题并不是首次上演,在当天日本召开的另一场介绍安倍首相外交活动的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环节也被关于中国的问题“挤满”。
有很多细节可以显示,日本对此次习主席出席大阪峰会十分重视。记者在新闻中心看到一个新闻报纸展示台,免费提供当天的报纸给记者们取阅。在一堆日本报纸中,唯一一份来自外国的报纸便是中国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当天的头条是习主席赴日出席G20峰会。而日本权威媒体《朝日新闻》当天发表题为《日中关系:永远的邻国》的评论文章,展望中日首脑会谈提升双边关系。在新闻中心,日本NHK的几位记者为了报道中日首脑会晤,拿着草稿前后演练了很多遍。一时间,整个新闻中心都回荡着中国的名字。
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关系改善的重要意义早已跨越双边范畴,符合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事实上,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领导人的一举一动。在这个大阪的雨夜,一场东道国的新闻发布会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两名来自非洲的记者赶来参加发布会,一直奋笔疾书。一名来自德国的记者得知本报记者来自中国上海,特别向记者请教如何才能正确地发出“习”的汉字读音,因为他们的报道里经常出现习主席。
这名德国记者说,相比G7,G20被赋予更多期待,德国人希望看到领导人们达成更多共识,以解决目前全球治理中遇到的问题。中国的角色尤其重要,他觉得中国在全球治理上发挥了非常正面的作用,很期待看到中国领导人在这次峰会阐述怎样的中国见解。
特派记者 吴宇桢 (本报大阪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