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昆曲不止一部《牡丹亭》,但这并不妨碍知名度最高的它,如“文化名片”般飞向世界各个舞台,进行各种内容、样式的创新尝试,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
从登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推出了特别的园林版;到前不久为俄罗斯契诃夫艺术节开幕,在布满珍稀植物的莫斯科州立大学药剂师花园“吐露芬芳”,《牡丹亭》一次又一次惊艳世界,“收割”无数“一期一会”便倾心的粉丝。
有人说,这是汤显祖爱情传奇的力量;也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超脱生死的爱具有哲学层面的思考;更有人说,这就是400年昆曲之所以被列入世界首批非遗目录的原因,它的美不用翻译、无需解释,只要遇见,一眼万年……他们说的,都对!
就像漂泊在远方的游子特别能感受思乡的情切,站在国际舞台上,才最能体会那份“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这份自信来源于中国文化宝库的深厚积淀和“丰厚家底”,这份自豪凭借的是“新粉丝”自发的掌声和喝彩。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