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演员用沪语演绎,是导演马俊丰的一次冒险。开始的时候,金宇澄并不同意:“我担心这个戏接近沪剧。”但最后,沪语的加入却成为了点睛之笔。正上方字幕,让不熟悉沪语的观众轻松沉浸到吴侬软语的韵味中。来自工人阶级家庭、革命军人家庭和资产阶级家庭的三位男主角小毛、沪生和阿宝,用一口地道的沪语,彰显着他们“上海男人”的共同身份。
不同于其他表演形式,《繁花》把目光放在了“生活”上。它看起来平凡琐碎,却又串联着一个个精彩的闪光点。有人评价它是“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地起跑,冲向终点”。屏幕上模模糊糊的图像和如同钟表一样转动的圆盘,提示着人们年代的交错;灯光、舞美、演员的配合,则让每一次“穿越”显得清楚明晰。
小说《繁花》中有1560多处“不响”,谈及如何妥善处理这种舞台沉默时,马俊丰笑言,上海人的“不响”可谓千姿百态,足以写十卷百科全书。对此,艺术总监张翔另辟蹊径:“我们综合了文化性和舞台性,为观众呈现一个有烟火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