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包括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上海陶行知纪念馆等在内的14家试点博物馆将在今年暑期的部分周五晚上延长开放,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白天紧张忙碌的市民或匆忙观光的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感受别样博物馆之美。
如今,博物馆是上海市民在闲暇时分充电、休闲和社交的复合型文化去处重要选择。让人遗憾的是,许多博物馆实行的多为朝九晚五工作制,结果是“你上班,我开门;你下班,我打烊”,现成目前的博物馆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发挥百分百的成色利用。从2013年开始,为积极响应 “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每年这一天上海有几十家博物馆参与夜间开放活动。少部分民营美术馆如宝龙、昊美术馆等,出于配合特展展出、回馈商业客户等因素,也会选择开放部分夜场参观。
在上海商务委等九部门于今年4月联合出台的“十条政策”中,不仅明确了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还将引进培育沉浸式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夜间文化艺术项目,对深夜影院、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并积极开发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这也为此次申城的“博物馆之夜”提供了政策支持。
其实,市民们对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呼声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博物馆夜间开放,并不只是“延长”开门时间这一简单的步骤,更涉及到文物和艺术品安全、游客参观安全等要素,这无疑对很多博物馆的展区规划及相关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年暑假的“博物馆之夜”是一次尝试性起步,将分区域、分时段进行,力争在建设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博物馆夜游项目,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供给,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明需求。本报记者 乐梦融
(黄浦、宝山14家试点博物馆夜间开放情况详见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