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我家住在绍兴路153号一座西班牙式小洋房里。当时我就读于陕西南路、永嘉路口的“正风小学”,和同班同学郎毓炎相处得挺好。
记得读四年级时的一天下午放学,郎毓炎邀请我到他家去玩儿。他家住在离学校不远的永嘉路上一个幽静的弄堂里,里面都是欧式的花园洋房。进了他家,就听到一阵悦耳动听的女高音伴随着钢琴声,真是余音绕梁。
走进客厅,看到一位年轻女子站立在钢琴旁,弹琴的是一位男青年。郎毓炎轻轻对我说:“我们到别的房间去吧!唱歌的是我的姐姐郎毓秀。”我听了大吃一惊!平时收音机里常常听到郎毓秀唱的《天伦歌》 :“人皆有父翳我独无,人皆有母翳我独无,白云悠悠江水东流,小鸟归去已无巢,儿欲归去已无舟,何处觅源头……警醒吧,迷途的羔羊,收拾起痛苦的呻吟,献出你赤子的心情。 ”
今天居然能亲眼见到歌唱家郎毓秀本人,她虽然唱的不是《天伦歌》,可是《天伦歌》早已是耳熟能详的歌儿了。郎毓炎介绍他姐姐的几句话很朴实、低调,没有一点炫耀之意。
距今已经七十余年,《天伦歌》一曲,我还能哼唱。
后来,郎毓炎又请我去他家。那天他父亲不在家,他带我进入他父亲的工作室,房间不大,且光线很暗。房间内只有长桌和像现代家庭用的水池,白陶瓷的。水池上面,有个水龙头。空中拉了几根线,上面夹了不少铁夹子。有些还夹着胶片。忽然,我在水池里发现,浸泡在水中放大了的照片,其中大部分是狮子和豹,都是近景,非常清晰,呼之欲出。我一个小孩子家根本不懂摄影艺术,可是相片里栩栩如生的动物让我瞠目结舌。郎毓炎轻轻地说:“这都是我爸爸郎静山拍摄的!”
我瞪大了眼睛,说:“郎静山?——郎、静,山?”我当时那么小的年龄,对郎静山并不了解,但我听父母提起过,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可见他是一位多么知名的摄影家!他拍摄的风景像极了一幅幅山水画。顿时,我对身边的郎毓炎同学肃然起敬,因为他生活在有两位名人的家庭里。
当年我们居住在绍兴路是寄居在我舅公家的。一天晚上,我表舅家请客,其中有一位贵客竟然是郎毓秀。我这才知道,她和我家长辈都是杭州人。我为再次见到郎毓秀感到高兴。
其实,直到今天,我上网查寻才知道:郎静山——“摄影界的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他开创了中国摄影教育先河。郎毓秀,被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代表作有《天伦歌》《乡愁》《满园春色》和《飘零的落花》等。
我的发小郎毓炎,你在哪里?如今,我们都已经是耄耋老人,你还记得儿时的陈仰山么?我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