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坚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稳步实施卫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及16个专项规划,15分钟内到达最近医疗点的家庭比例达到100%。加强老年护理、康复、儿科等短缺医疗资源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城郊均衡布局。积极发展社会办医,出台实施“健康服务业50条”,在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社会办医品牌、建设“5+X”集聚区、打造全国首个健康保险交易中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时,持续推进区域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建设,不断优化网格化建设布局,“新华-崇明”医联体、儿科医联体等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市建立了“1+1+16”(市级、申康医联和16个区)的市区两级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提升了患者就医便捷度和体验度。
此外,推进“1+1+1”组合签约,逐步完善居民自愿与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机制,实现全科、专科之间的有序衔接,推动三级医院优质资源、居民就医“双下沉”,进一步提高组合签约内就诊率、转诊率,逐步扭转了长期以来看病就医往大医院扎堆的不合理就医秩序,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多地用于群众的必需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