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等级、污染源、清洁标准等一个个专业术语,经常让基层尤其是村级河长犯难,提升河长的专业度刻不容缓,崇明区水务局河长制工作科花费半年时间,编撰了《崇明区河长制工作“一本通”》,深入浅出为崇明区1144名河长“充电”。
“以前,他们说出的水臭、水浅等水质情况,都是感官认知,看书以后,能够看懂一些基础数据。”崇明区水务局河长制工作科负责人崔慈介绍。
“你看,这条河的溶解氧已经恢复到5.2了,富营养化情况得到缓解了,这说明我之前采取的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起到效果了。”一名村级河长感叹。此外,河长制工作科还牵头开展“千名河长大巡河”“河长疏浚体验日”专项行动,建立白黄红“三色”督办单以及“五位一体”督查模式。
大小河道滋润着崇明三岛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也面临非法捕捞、非法狩猎和污染水环境等严峻挑战,崇明区水务局河长制工作科联合崇明公安创设了“河道警长制”,是崇明区水务工作的“一条线”。
一月一次工作通报、一季度一次述职会议、禁渔期间一周一次巡查报告……从夏季用水高峰调处灌溉用水纠纷,到禁渔期打击非法电、毒、炸鱼行为,从查处严办非法捕捞水生生物到查处超标排放、无证排污等涉水违法行为,通过全区266名“河道警长”,形成了守护好长江口“一江清水”的制度化运转机制。
8名工作人员管理16232条河道,数量庞大布局分散,难度可想而知,“长治久清”还在于推动“村民自治”。
2018年,河长制工作科创新探索村级河道养护分段承包责任制,重点推进“六个跟着走”,即宅间河道跟宅走、田间河道跟河走、林间河道跟林走、鱼塘河道跟塘走、园区(合作社)河道跟人走、其他河湖跟队走等。“大家齐心协力,治水护河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都是进行时。”
首席记者 范洁 通讯员 姚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