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浦东院区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部委市共建”的重大布局。从住院楼眺望,浦东院区和质子重离子医院之间隔着一块大草坪。草坪侧方有一条连接两院的步道,方便医护人员和病患通行。谈及这条绿意葱茏的步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说,“这寓意着肿瘤医院徐汇院区、质子重离子医院和肿瘤医院浦东院区迈向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
肿瘤治疗技术推陈出新,免疫治疗、精准诊疗、粒子治疗都是当下和未来肿瘤治疗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遥望院区西侧,是占地2000平方米、拥有3000个国际先进实验动物笼舍的实验动物中心,其配备国际先进设施,针对肿瘤研究的特点,以多种免疫缺陷动物为主。中心未来主要提供肿瘤动物实验相关技术支持,如提供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动物饲养,多种肿瘤动物模型建立等,为抗肿瘤新药临床转化及肿瘤个体化精准药物筛选提供平台,推动肿瘤实验动物科学的快速发展。
浦东院区在布局设计和临床诊疗中主打“创新”牌。深入浦东院区病房,各楼层索引牌上“综合治疗部”的名字显得非常特别。郭小毛道出其中奥秘,“综合治疗部”的名字折射着新落成浦东院区在病房功能上的升级与融合,实体化运行以疾病为中心的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今天,多位肿瘤医院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的首席专家来到新院区诊室,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服务。由肿瘤医院终身教授沈镇宙教授、院长郭小毛教授、大外科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主编的肿瘤学专著《肿瘤医学》也在活动上发布。
据悉,浦东院区先期开放床位800张,部分门诊9月开放并实现预约,极大地方便了浦东尤其是郊区居民看病。“浦东院区的落成启用,不只是医院物理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复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端树教授说,对标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医院将为复旦大学“双一流”的建设和上海市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形成上海肿瘤医学高地。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王懿辉 王广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