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随着主持人的话音,55名准大学生齐刷刷深深鞠躬60秒,向辛勤培育他们的200多名老师表达感恩之情……
这是9月18日晚发生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黄金水岸社区感恩广场上的一幕。当日,黄金水岸社区举办主题为“感恩老师·知识报国”的集体“文化谢师礼”,用简朴、文雅的茶话会形式取代大餐,向辛勤培育学生成才的老师们表达感恩之情。每临毕业升学季,许多学生及其家长总是会以各种方式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诚然,尊师重教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学生及其家长想向老师表达感恩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向老师致谢。否则,随心所欲、毫无边界甚至相互攀比,后果不堪设想。
君不见,在一些地方,为数不少的学生及其家长总是以请“谢师宴”、送“谢师礼”的方式,向老师表达谢意。如此一来,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比拼较劲就暗暗地开始了。你在三星级、四星级饭店请吃,我就在五星级酒店请喝;你送礼卡,我就送现金;你用桑塔纳接送,我就用奔驰侍候……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些学生及其家长看来,似乎只有比别人家做得档次更高服务更好,才更显示出对老师的尊重。殊不知,这些变味的“谢师宴”“谢师礼”,已经偏离了“感恩”的初衷;这般攀比的结果,已经远离了“谢师礼”的本源,不仅加重了各自的家庭经济负担,而且也给本来清纯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庸俗的阴影。
真正的“谢师礼”,理应远离物质的熏染,还其超凡拔俗、清雅高洁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学生及其家长应该从内心深处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文化的精神的层面向老师传递自己的感恩之心,并更多从刻苦读书、报效国家的追求上向老师致以感念之怀。
事实上,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黄金水岸社区在感恩广场上举办以“感恩老师·知识报国”为主题的集体“文化谢师礼”,是值得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