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他的生命存在于一个又一个的过程中——探索,开拓,再将其一一实现。这种自由敞开的生命状态,就是汤亮多才且多彩的人生写照。
外人眼中,汤亮是一个执掌超百亿规模企业又身兼多项社会职务的企业家;熟人眼中,他亦是一位学者、音乐人、翻译家、热爱体育运动的人……而在我眼中,汤亮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画家。
汤亮的书画造诣得益于扎实的童子功。他出生于钟爱传统文化的书香门第,其外公、叔公及四位舅舅在书、画、印诸方面,皆有所成就。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家学渊源,使汤亮自幼便与书画结缘,并一直相伴至今。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人生际遇如何变化,他非但没有荒疏技艺,反倒是通过艺术创作,给生活平添了几分清逸和洒脱。
汤亮的绘画以传统为根,他追摹宋元一路,乃至明代吴门画派诸家,以及清初石涛的笔墨意趣。他的山水立轴中构图的断云分割布局以及近远景浓淡虚实处理树石远山的方法,隐约可见石涛画中的技艺。而他山水扇面的开合布局和笔墨处理上,又可见明四家之首沈周“山水册页”的影子。但汤亮师古却不泥古,他能在师法经典和师法心源的自我平衡中不断探寻,在不同技法间自然取舍、相融,在艺术的自我境界中尽情地表达。所以,他的艺术自成面貌,是浸淫古典之后心象外化的体现。
汤亮的画从构图而言,大多位置经营严谨、平正,绝少故作险绝之状;从笔法来看,用笔沉着、劲正,以书法笔势立骨勾线,潇洒出尘,醇厚清奇;在石骨皴法上则因势而发,以解索、披麻、牛毛、雨点之类的干笔皴法层层加深;从用墨来说,控水得法,墨象丰富,在浓淡不一中营造出一派华滋润秀的氤氲之境;而在设色时,讲究层次,多用复色,绘青绿重彩不流于艳俗,隐约可见明仇英在青绿山水中所表现出的工细雅致、秀逸清丽的气息,于鲜丽中见清雅,营造出一派可居可游的深远意境。
汤亮不仅在笔墨技艺方面十分了得,而且善收藏古代字画。陆机《文赋》中有言:“颐情志于典故”,意即在古代典籍中涵养情志。或许,汤亮钟情于古字画收藏,就是为了逐趣而养心养眼。
众所周知,善收藏者未必善赏析,两者兼而有之就更难了。汤亮不但善收藏,更通鉴赏,在传统书画方面的治学通识、文化修养,以及鉴赏功力等,非一般习画的文人学者可及。他撰写的《金冈精舍藏画赏析》一书,不仅把自家藏品中的31幅平素难得一见的古代精品结集重现,而且以高雅独到的眼光搜奇选妙,以博洽多闻的学养去芜存菁,一书一画,有赏有析,一字一句,条分缕析,将数十年潜心研究所得结集成文字,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的亮点,足见其鉴赏功力不一般。作为同道,我十分感佩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挚爱与坚守。
尘世浮华,常令人迷失,然而总有人格调不变,风雅依旧。人生多艰,常使人退缩,然而总有人探索不止。汤亮就是在不同路径上坚定而优雅的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