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授予10位身怀“绝活”的居民“社区工匠”称号。该街道市民驿站社区工匠学校同时揭牌,将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培训,传授技能。
许多身怀一技之长的“社区工匠”的“绝活”只是修钟表、修雨伞、配钥匙、磨剪刀等小手艺,但这些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如果这些“绝活”得不到传承和“接棒”,就将面临着因后继乏人而断档,对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
笔者以为,北外滩街道通过命名“社区工匠”和开办社区工匠学校让小修理业有地位有作为,不仅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也充分发挥了“绝活”达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和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于学技能之中,让“绝活”不绝。“社区工匠”定期走进社区学校传授技艺,培育新型技能型人才,让“社区工匠”多起来,还拓宽了就业的渠道,一举多得。这样的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