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国最新航母漏水是常态
王权
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作战示意图
“伊丽莎白女王”号服役
  曾声称派航母来南海宣示“航行自由”的英国皇家海军,却碰上闹心事。由于漏水故障,英军最先进的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中断本应持续五周的海试返航,当外界担忧军舰质量时,航母舰长居然说,航母漏水是常态,不必大惊小怪。

  三名水兵险被淹死

  英国“武装力量新闻”网站称,今年7月,“伊”号航母底舱内高压海水管爆裂,导致数个舱室被200多吨海水淹没,三名正在休息的水兵差点溺亡。涌入的海水还将航母部分舱壁挤压变形,甚至撑开部分甲板。英军对这场“水灾”却表现得满不在乎,海军发言人称航母返航只是因为“内部系统发生了一些小问题”,只有“少量海水”涌入船舱,提早结束海试只是“预防措施”。

  “伊”号舰长史蒂夫·莫尔豪斯认为,军舰漏水没什么,“我曾在六艘军舰上当舰长,一艘军舰每周发一次水很正常”。他声称,尽管“伊”号拥有“世界级设计”,但密封件和阀门因长时间不运行而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漏水或渗水是军舰生活的一部分,”莫尔豪斯说,“我们要做的,是让水兵在漏水时做出正确反应,让他们知道面对紧急情况该做什么、怎么做。”

  “百病缠身”引非议

  其实,“伊”号漏水已非第一次。早在2017年,该舰就因主轴密封问题而漏水,每小时漏水量达200升,机库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因此被触发。但当时英军认为这种量级的漏水充其量只能算“渗水”,不影响航母部署。但英国媒体对“伊”号漏水现象不买账,BBC讽刺,英军在这艘“光鲜亮丽的独木舟”身上花了31亿英镑却不能防漏,“干得真不错”。BBC还称,“伊”号不仅漏水,还有其他诸多毛病,比如在2017年的测试中,航母主轴的轴承基座存在严重偏移,导致主轴在运转中产生巨大噪音和严重磨损,检修人员甚至在主轴周边发现许多金属碎屑。不过官方声称这是测试中的正常现象。随后,媒体又曝料称航母的灭火系统出现故障,从而导致原定于2018年初的海试被推迟。

  最让英国人气愤的是,“伊”号还存在“人祸”——前任舰长尼克·库克·普莱斯特准将违规允许其妻使用航母所属的公务车办私事。但奇怪的是,英军在宣布撤销其舰长职务后,仍允许他指挥“伊”号从苏格兰的罗塞斯航行到英格兰的朴茨茅斯,一点不担心途中会出危险。BBC表达了对“不专业的人和不专业的程序保卫国家”的担心。

  只为了面子

  《简氏防务周刊》称,英军航母故障频频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建造“伊”号时,英国实际丧失建造大型航母的综合能力,所以“伊”号堪称“万国造”——动力系统从法国进口,航空系统用美国货,许多轮机设备是德国生产,甚至要用中国起重机吊装大型组件。另外,航母还使用大量民品,导致整艘航母结构强度在6万吨级航母中属最低一级。

  BBC评论英国为何要“挣扎着建造航母”时称,“(军方)完全为了炫耀昔日海军强国荣耀”。但可惜的是,经济、工业制造能力的下滑,让他们的“炫耀”成为出丑。“‘伊’号至今无法形成战斗力,让人怎么放心让它出海作战?”王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0-15
导读
人工智能 多国军界“又爱又怕”
英国最新航母漏水是常态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0英国最新航母漏水是常态 2019-09-23 2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