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意大利奥卡利那家庭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来自意大利的法比奥先生,亮出了包括小鹅形状的各种陶笛,与王舒等中国同事,一起给家长和孩子们上演了一台妙趣横生的音乐会。
入场前,每一个小朋友都拿到了一个小鹅形状的陶笛。进入音乐厅后,会发现舞台上竖着五彩城堡,台上有一架三角钢琴,背后坐着伴奏员周丹卿。名字听起来谐音“发飙”的意大利陶笛家十分温和。他和搭档王舒身穿意大利传统服饰。主持人叶婷开始了故事讲述。一只陶笛“小鹅”与妈妈走散了。她在途中一路遇到长得像月亮的“月亮陶笛”,还有“杯子陶笛”、“海豚陶笛”……最终,她遇到了浑身椭圆形的黑色的“妈妈”。“发飙先生”基本不说话,每一次都以卓越的技艺吹奏不同形状的陶笛,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乐音。所有的陶笛发了声,声音构成的奇妙旅程,让孩子们充满了赞叹和惊喜。
主持人的解说穿插在音乐旅程之中。原来,早在1853年意大利某小镇上,一位热衷烧纸陶器的老爷爷先烧制了一个小号形状的陶笛,结果没成功。可是当他以小鹅形状烧纸陶笛时,就一次性成功了。所以,陶笛起初被命名为“小鹅”。后来,人们发现形状大小会决定陶笛的音色——身形大而浑圆的声音低沉,形状小而微胖的则听来高亢,随即就发展出各种形状的陶笛。如果加入水的话,还可以听到不同的音效。
音乐厅暑期开始举办的一系列家庭音乐会,还教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唱了一首意大利语歌曲《看那跳舞的女孩多美啊!》。歌词主体就是“多美啊!多美啊!”,很意大利。80分钟的节目还有10分钟中场休息,让孩子们把自己挑选的陶笛,拿去上色。随后,还会于8月24日举行《吹萨克斯的麦兜》音乐会。暑假期间,还欢迎孩子们把“听后感”绘制成画,挂在音乐厅的墙上!
唱着、画着、听着、看着,多美啊!多美啊!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