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计划”颇受好评
缅新政府施政百日,其特征可概括为四“平”四“淡”。
其一,权力移交平顺。尽管军队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在大选中惨败,但巩发党政府和军队均表现出积极姿态,平顺地向民盟政府移交了权力。
其二,军政关系平和。尽管军人议员集体反对赋予昂山素季实质大权的《国家顾问法》,但并无进一步行动。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公开表示,军方支持昂山素季施政,支持召开全国和平大会。大选之后,昂山素季多次会晤敏昂莱,并曾登门拜会前领导人丹瑞大将。民盟的和解姿态显然已见成效。
其三,精简机构平稳。民盟大刀阔斧裁减政府部门,原有36个部被砍为20个,同时新设两个部。一开始有声音担心精简机构造成人心动摇,但新政府“裁部不裁员”的策略稳定了公务员队伍。
其四,“百日计划”平实。新政府各部门都推出“百日计划”,许多举措接地气。例如,内政部取消探监限制日;外交部大幅延长海外公民回国居留期;农业部提高农田补助50%并拟增9000亿缅元(约合7.7亿美元)农业贷款;计划与财政部把手机话费税用于国民教育。有评论指出,“百日计划”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颇受好评。
体现昂山素季个性
平顺、平和、平稳、平实,四“平”给民盟政府“百日新政”开了好头。而从民盟政府的施政风格看,四“淡”体现了昂山素季的个性色彩。
第一,上台执政淡入。民盟大选中大胜,执政后并未得意忘形。民盟高举和解大旗,广结善缘,广用贤才,低调进入角色,避免刺激对手,减轻转型阵痛。
第二,修宪目标淡化。民盟没有改变修宪这一重要目标,但仍在等待时机成熟。民盟执政后只是从立法入手让昂山素季当国家顾问,成为事实上的缅甸掌舵人。
第三,面对难题淡定。和解与和平是缅甸最为棘手的问题。民盟政府决定8月底前召开21世纪“彬龙会议”即和平大会。昂山素季深知军方和部分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不妥协立场,但还是决定推动和平进程。观察人士认为,只要和平大会如期举行,无论成果如何,民盟都能得分。
第四,施政风格淡柔。从目前表现看,民盟政府掌舵的昂山素季以柔克刚,大到政府倡廉,小到倡改市民随地吐嚼槟榔口水陋习,给政府习气和社会风气注入了清风。
未来未必一路平坦
缅甸新政府刚刚上路,当下的“平淡”并不意味着未来一路平坦。总体看,迄今为止的缅甸民意对民盟施政还是有利的,但前路漫漫挑战多。例如,民族矛盾和宗教事件不时发生;军队与民族武装、民族武装之间的零星冲突未见消停;美国依然在人权等问题上施压;缅甸社会内部出于不同利益和立场对民盟政府的差评也在增多。“百日新政”后,民众与新政府的“蜜月期”能否持续,尚待观察。 张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