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绝经后心血管失去保护伞
直面高血压有病不能硬扛
杭靖宇 侯晓峰
  “为什么我这么注意自我保健了还会得高血压呢?”家住徐汇区田林新村65岁的李老师在就诊时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原来,李老师对身体健康格外小心,因为其父母亲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后老年生活质量很差,她可不想重蹈覆辙,为了远离疾病,她每天坚持散步,经常吃杂粮、蔬菜,很少吃“红肉”(猪肉、羊肉)。然而,体检报告显示其总胆固醇偏高,她马上按照医嘱服用降血脂的药。一个月前,李老师又发现自己经常犯的偏头痛靠喝咖啡已经无法缓解,到社区中心一量血压,居然高达169/90mmHg,开始她以为医生量错了,但是到医院接受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在门诊多次测量后,医生诊断李老师患上了“高血压”,必须坚持规范用药。

  女性在50岁以前患心血管疾病少于男性,而绝经期后的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与男性接近。这提示女性心血管保护作用得益于女性的雌激素,雌激素不仅可以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增加血液中“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还会使得血管不容易硬化、阻塞。而在绝经期以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心血管系统失去了保护伞,心脏血管缺乏缓冲适应力,所以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约比绝经前上升了4倍。因而,中老年女性特别要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

  女性绝经期一般在45-52岁,步入绝经期后,从未确诊过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容易把自己的不适症状当作更年期的表现,从而放松了警惕。而且大多数女性也会认为绝经期之后会有情绪上的烦躁焦虑,反而不会认为是心血管发生了变化,例如上文中的李老师就非常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高血压,其实仔细询问家族史,还是可以提醒医生和患者,遗传基因毕竟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占30%。李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使得患高血压的年龄延迟至65岁,是值得庆幸的。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李老师已经能坦然面对“血管衰老”,每天早上服用一粒降压药,继续保持原先良好的生活节律,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终于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杭靖宇 侯晓峰(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创上海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H7N9防控第一条:不要接触活禽
绝经后心血管失去保护伞 直面高血压有病不能硬扛
年末交际,推杯换盏“小心肝”
喝酒脸红的人是否海量难测?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绝经后心血管失去保护伞
直面高血压有病不能硬扛
2017-01-09 2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